第八章:父与子(上)(2 / 3)

他优秀,十分优秀。

超过了陈氏历代家主的优秀,甚至陈成己有一种大不敬的想法,即便是当年的先祖或许也没有陈朱楼这么的“聪慧”。

在陈成己看来,陈朱楼的“天资”可以用“若同鬼神”来形容。

他半岁的时候便能够呀呀作语,一岁的时候便可以完整的说话了,三岁的时候便不如其余的孩童一样还在玩耍,而是开始识字,待到五岁的时候,自制力便十分的强悍,甚至可以念诵一些政治学以及儒家的经典了。

八岁的时候,陈朱楼遍观诸子百家经典,一头扎进了这拙身楼中。

当年悟道的创造出政治学的那位先祖用了几年的时间,方才能将拙身楼中的书籍看完,而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可陈朱楼在两年前便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聪慧么?

聪慧至极。

允文允武。

可正是因为太过于聪慧了,这才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为何?

因为十一二岁,已经聪慧至极的陈朱楼相较于历代的陈氏家主而言,错失了一个最大的“成长点”,他在拥有自己的思想之前,并没有游历天下。

也就是说,陈朱楼的“学”与“识”是分开的。

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如果陈氏是一个最普通的天下第一世家,那么此时的陈成己绝对是兴奋不已,因为有了这样的继承人,就意味着陈氏可以再兴盛至少三代。

可惜,陈氏不是普通的天下第一世家。

陈氏想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百姓的生活,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以民为本的陈氏不需要一个高高在而又聪明至极的接班人。

前几代陈氏家主平庸么?

平庸。

但在过去的近两百多年中,这几位平庸的家主做了什么事情呢?

镇压了天下世家,以令他们不能够疯狂的兼并土地,给了民众一个喘息的机会。

大力支持家中子弟加入儒家、道家、墨家等,尤其是鼓励他们加入墨家,甚至鼓励他们成为“工匠”,也正是因为这种鼓励,所以如今的工匠并不是一种卑贱的职业。

如今的大汉与原本的大汉最大的不同就是,原版的大汉“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限制较为明显,而这个版本的大汉则是不同,十分开阔。

一两百年中,许多优秀的“工匠”发明了许多的“工具”,这些工具有的是农具,有的则是方便了寻常百姓们生活的东西。

衣食住行,尽皆囊括其中。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大汉依旧是天子昏庸,奸佞、外戚、宦官轮番干政,但百姓们依旧没有爆发出“黄巾起义”的原因。

陈氏的这些平庸家主不聪明,但他们不必聪明,他们只要心怀天下百姓,那么自然而然的会有聪明人去替他们完成想要的东西。

聪明人,容易走错路。

陈成己将手中的东西放了下来,决定与自己的儿子来一场父子之间敞开心扉的谈话。

他走到了陈朱楼的身旁,迎面看着那落在地的、十分干净整洁的雪花。

“朱楼,今日此地只有你我父子二人。”

他看着陈朱楼的双眸,声音十分温和:“有什么话,不如你我父子说开了吧。”

“说开了,才能够解开心结。”

陈成己淡淡的摸着陈朱楼的发顶,感受着其的温度,笑着:“你知道的,父亲天生愚钝,并没有你这么的聪慧。”

他玩笑一样的说着自己的遗憾:“你这么聪慧的孩子自然是少见的,或许便是天赐“麒麟儿”啊。”

“你若是不说出自己内心藏着的事情,父亲就算是再怎么去猜测,也是猜测不出来的不是么?”

陈朱楼看着面前堆砌的雪花,心中思绪不断。

陈成己也不着急,只是坐在那里淡淡的等着。

他很愚笨,或者说不算是聪明,但他知道,只要能够将话说开,自然会有聪明人去思考该思考的东西。

良久的沉默后,陈朱楼将头埋在双膝之间轻轻开口了:“我不明白,父亲为何这么的信任天子,为何这么的在乎世间百姓,您明明知道,此次事情很大概率是天子设计,想要利用您将朝中权贵除去,而后再将您逼走的。”

“历代的君王不都是这样么?”

“想要利用陈氏,但又不愿意信任陈氏他们怀疑陈氏,但又不得不信任陈氏。”

“历代陈氏家主,哪里有一个是君臣相宜,得了善终的呢?”

他抬起头,早慧的陈朱楼双目含泪,他太聪慧了,以至于让人忘记了他的年岁只有十二三岁,寻常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年岁正在蒙学,怎么会遭受这样的场景呢?

他只是一个寻常的、太过于聪慧,以至于困在了这些“聪慧”之中的孩子。

有些时候,智慧需要经历岁月的冲刷,方才能够以令人看明白这世的道理。

陈朱楼声音哽咽,面目含泪,这个时候的他才像是一个孩子,而非是一个“成年人”。

他本就是个孩子。

“父亲。”

“陈氏自先祖陈野传承至今,历经秦汉两朝,已然五百年了,陈氏身为第一世家,要什么东西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