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先后!”
“看看加速区如何……加速区,陈依然跟上,没有掉下去?!”
现场解说员说着,突然加高了语调。
这也难怪,启动你还可以依靠启动反应来填补,但是进入了加速区后,那可就是纯粹的加速能力对碰。
启动的优势,给你这加成不了多少。
这本该是身高特别高的陈娟,很大的劣势,但她依然是……强行跟着。
并没有被弗雷泽和杰特尔甩开。
她的表现无疑吸引了其余人,即便是那些被淘汰运动员的主教练看到这一幕,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尤其是亚洲这边,福岛千里都立刻问旁边的主教练:“为什么她可以在这里跟上那两个人的脚步呢?不是说我们的女子运动员很难在前面和欧美运动员硬拼吗?”
主教练这个时候也麻了。
他哪里知道为什么?
反正他从小接受了田径观念和田径思想就是这么告诉他的。那个时候你别说女子整个亚洲的短跑运动,包括男子项目也都是后程取胜。
前程不如欧美选手,几乎成了一个统一的观念。这个观念因为种花家的苏神崛起,已经被砸了个稀巴烂,可是女子方面因为还没有一个领头羊,导致现在这句话已经被改成了专门指“亚洲女子百米”。
毕竟你看就算是现役的亚洲第一陈娟。
她也不是后程取胜吗?
福岛千里本来是坚信不疑,毕竟男女有差距,生理上有区别,可眼下的这一幕直接震碎了她的三观。
你要说预赛和半决赛,这些大佬没有认真,你能够发挥的不错那就算了,可这里已经是决赛了……你还能说这些欧美大佬没有认真发挥吗?
那么这就只能说是……
陈娟自己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用了某种方式让自己的启动能力大幅度增加。
这才成为了正解。
砰、砰、砰、砰、砰。
谁也没想到,现在的前三硬咬居然会有一个东方面孔在里面。但话说回来,这已经是奥运决赛级别的百米,高手可绝对不少。
在10米的过渡之后。
不少的人,也开始了各自的发力。
比如麦迪逊就开始在加速区爆发,同样的还有布朗,她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不是亚洲级别的比赛,只能是看着陈娟表演。
她们可都是有野心的选手。
都是过来准备争取奖牌的。
怎么可能对于一个东方人,拱手相让?
可这里陈娟也没有打算她们会拱手相让,立刻压住自己的重点,开始把这一场的前面重点,开始转化。
也就是如何把曲臂爆发带来的爆发力和爆破力,续上来,延续到加速跑里面更多更远。
陈娟因为刚刚的成功调整,让她对于自己的能力更多了几分信心,这些东西本就该是在运动中去获得,竟然成功了一次,那为什么不能再来第二次呢?
再说……就这一段就不是临机应变了。
这是她们团队早就商量好的东西。
决赛这里,如果有大风,立刻加大前倾的角度和送髋的幅度,压紧重心点,让自己的加速跑可以更好保持向前性。
当然如果这里属于没有风速。
那陈娟这么做,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自己把自己坑了,但凡事都是要考虑整个条件来看,如果有一场大风帮助……
那很多在无风条件下做不到的事情。
就都成为了可能。
毕竟。
陈娟和团队里面提出这个个人看法的时候,赢的观点就是——
小添哥他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而且自己在体校的时候就见他这样做了。
陈娟看来,自己肯定是不如不断成长的苏神,但是现在的自己,不应该还不如在体校时候的苏神。
起码也能碰一碰。
十三四岁苏神能做的事情,她都已经22了,难道还不能试一试吗?
立雪梅最后表示同意。
然后就有了陈娟现在,通过丰富的感知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向前技术。
这就让陈娟这里的整个加速跑,比立雪梅想象的还要更优秀。竟然硬扛住了美国选手麦迪逊,只有布朗在这个地方发狠,超过了她。
而麦迪逊在这个地方和陈娟正面对决,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你要知道半决赛她可都还是在这里占据了一定优势的,到了决赛反倒是优势丧失。
麦迪逊自己都感觉……是不是自己还在睡觉。
还在梦中。
这其实是麦迪逊自己对比半决赛的时候跑得更紧,并且体能储备有所下降。原本时间线上麦迪逊因为稳稳进入决赛,其实是跑在了奥卡巴雷的后面,但在这个时间线上陈娟介入,那么在跑在奥卡巴雷的后面就不能稳稳进入决赛,麦迪逊当然使得半决赛拿出了更多的能量。
所以她的成绩也比苏神记忆里的半决赛更快。而快的话……
对于两个小时的决赛就恢复不利。
这一点,只有极少数的体能储备天赋者才能对抗,即便是博尔特缓的时间太少了,都会有很大影响,这个你可以参考里约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