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将死(1 / 3)

凤唳铜雀台 豆沙包哇 1897 字 15小时前

夏日多雨,受暴雨的影响,连带着天色也阴沉起来。

汴京乞丐流民日益增多,更不提城门外是什么样的光景,押送粮食的马车沉闷碾压着青石板路,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争抢,是以人人提心吊胆。

隔着暴雨看不清影影绰绰的流民身影,但汴京街头小巷搭建的粥棚却是不少,日日煮粥分发,仍然解不开燃眉之急,连带着暗刑司内都关押了不少有心闹事的探子。

同样的光景,陈滨在暗刑司内被轮番拷问,牢狱里干草被墙壁渗出的水迹打湿,他早已湿得不成样子,手脚都泡在脏兮兮的泥水里。

隔壁牢狱还有人在闹事:“放老子出去!凭什么把老子关起来,粥棚施粥的粥那是给人吃的吗?”

陈滨闭上眼懒得说话。

他浑身疼得手脚都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沈氏想要他改口,廷尉府也想从他这儿得到一些其他的消息,可他一想起那人,终究是不敢。

“喂!你也是闹事被关起来的,为什么不说话......”眼见无人搭理,隔壁闹事的人嘴里开始不干不净起来。

陈滨只觉得疲惫:“你若是还有精神,不若养精蓄锐还能多撑上两鞭子。”

“老子会怕?”

隔壁人骂骂咧咧也懒得再跟他说话了,只是自顾自的喃喃:“这听说长临东边水灾西边蝗灾跟那个狗屁太子可脱不了干系,说不准就是他引来了天罚。”

陈滨不接话。

自从被关进暗刑司,明里暗里打探的人不少,陈滨却从未松口过一个字。

他这样的无名小卒还有什么值得这些大人物的关注,无非就是跟太子跟铜雀台有关。

太子发疯被废,圣上一日不如一日,朝中整个都躁动起来。

尤其是拥护二皇子的朝臣更是蠢蠢欲动。

他嗤笑一声。

小窗外的暴雨下得越发厉害,好些声音都听不清了。

直到他的手处处溃烂,完完全全失去知觉,他才艰难靠着墙爬起来。

又一步步挪到牢狱边的铁栏杆,嗓音嘶哑开口冲一旁的锦衣卫出声。

“劳烦你们。”

“陈滨求见安乐殿纪尚书,求他派遣姜尚宫前来,有要事回禀。”

......

姜藏月到暗刑司的时候,方才从廷尉府出来。

安老夫人逝世,安永丰忙得焦头烂额,又加上安嫔同时出事,直叫人手忙脚乱。

得到暗刑司传来的消息,她这才脱手交给满初前来。

牢狱内,陈滨挣扎着坐在稻草上,散乱的头发也稍微收拢一些,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

他已经无路可退。

陈滨将自己断掉的双腿往身后藏了藏,手上的镣铐是那样明显。

姜藏月看了他一眼:“你想说什么?”

陈滨视线认真落在眼前人身上。

青衣少女一如初见,如他在舒妃那里看见的第一眼,神情清冷淡漠。

兴许也是有不同的,现下更是多了几分凉薄,当初唯一剩下的几分卑躬屈膝不过是装给外人看的,实际背脊从不曾弯下半寸。

更也许是人之将死,他想了很多。

从前那些不起眼的事情如今串联起来,竟然桩桩件件都有她的身影。

最开始的舒妃从祭台上剖腹取子而亡,大理寺卿府上失火,三皇子大皇子身死,她入安乐殿。

眼下更是太子被废,二皇子被卷在风波的最中间,谁都没能从其中脱身。

甚至沈氏和廷尉府仇恨加剧,互相算计,如此一来得势的唯有安乐殿。

陈滨咳了两声。

若当真只是普通的宫婢,若当真没有手段,安乐殿又岂能走到如今。纪晏霄爬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实际手握实权,无异于圣上面前罪锋锐的一把刀,已经无人能将其奈何了,更不提他护着的姜月。

陈滨又笑了笑。

可恨他看明白得太晚了。

纪晏霄护着姜月,顾崇之又何尝跟她关系匪浅。

他觉得无法再跟眼前人对视下去。

“姜姑娘。”他擦去手上的血色脏污,道:“我如今落得现在的下场是罪有应得,也不过就是个担罪的。”

姜藏月隔着牢狱的铁栏杆,只道:“陈公子今日只为说这些?”

“当初在舒妃的华阳宫且是我看走了眼,帮着旁人来对付你,今日便道一声对不住。”

“不必。”

“没什么不必的,我现在就是断腿老鼠,谁都想着问出点什么又踩上一脚,我想着总该做一做好事,将来不至于沦落到畜生道受罪。”

“你大可以帮着沈氏。”

陈滨只是笑:“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想做什么,但沈氏不会比廷尉府好到哪里去。”

“这些年沈氏私下里做的腌臜事也不少,不过是因为权势滔天被压了下去。姜姑娘和纪尚书既然对他们如此算计,想来是有仇的。”

姜藏月:“陈公子说的我不明白。”

陈滨狠狠咳了几声,脸色煞白,缓了好久才缓过来:“不明白就不明白,我一个将死之人心里明白就够了,宫中这几年的姜姓唯有姜姑娘一人,我也猜出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