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河西百姓(1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173 字 6个月前

百姓的态度永远决定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模样,这一点从河西身上便能看出。

河西百姓相较于大宋其他州府明显不同,他们的收入更高,生活质量更好,受教育程度遥遥领先于大宋。

这种变化是惊人的,河西之地有今天的模样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可就是这几年却发展迅速,让人目不暇接。

百姓们为何会从原本对朝廷的无条件信任变成现在恐惧交钞的贬值?

因为他们的认知便的不同了,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都知晓该如何施肥而使得庄稼长得更好,原本只知道出力气的力夫已经开始使用花钱购置板车,三轮车开始专门从事货运或是替人搬家赚钱更快了。

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这是河西政策上的改变,完全不同于封建王朝最核心的愚民政策,叶安与秦慕慕推行的政策主打的是解放“解放思想”“开启民智”。

这两样东西确实会给原本的封建社会造成冲击,但同样也会给一个民族带来改变和前进。

究其原因是统治者态度的转变,封建君王要的是王朝兴盛,而叶安要的是民族兴盛,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河西的百姓茶余饭后讨论的都是交钞以及远征军的事,在他们眼中这两样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些胆大的人便说交钞之事便是河西与国朝之间的一场矛盾,无论辽朝最终是从榷场务兑换的交钞,还是榷场务不兑换百姓手中的交钞,这都是国朝滥发官钞的恶果。

馄饨摊上,一群穿着青色长衫的学生正在激烈的争论,为首的是年纪稍大一些的文人,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诸位,我康某在这里劝你们一句,还是早早把手中的交钞给用出去,最好是去往榷场务兑换,榷场务门口聚了一群人想要兑换。”

“去哪里兑?咱们用的还是铜钱,你瞧见过老张头用交钞吗?是不是老张头?!”

正包着小馄饨的老张头嘿嘿一笑道:“小老这可是小本生意,用不上大额的交钞,六文钱一碗的馄饨,您就是吃上十碗也不过六十文,用的上交钞吗?”

刚刚开口反问的学生嘿嘿一笑道:“这话说的,我们可是经济学的学生,您可哄骗不了我等!这一小碗的馄饨连油火佐料外加上人工都给你算上也不过三文钱一碗,这还是量少的情况下,一碗馄饨六文钱,你这便是赚了一倍,外加上鸡子两文钱一个,油煎的居然敢买五文钱,嘿嘿,您这油还用来炸饼子!看看这位置,左面是凉州大学,右边是仁义小学,再加上这东大街的交通,一天最少能赚数百文,哦!对了,你家还有夜市,儿子来接班,一天最少一贯又五百文最有,只多不少吧?这么大的数量你不兑换成交钞?”

老张头皱巴巴的老脸上满是尴尬,但最后还是竖起大拇指道:“嘿!还真是大学里出来的高才,竟被你说的八九不离十,可您还是漏算了一点,我家只收铜钱,也从不去用什么交钞,俺老汉是大中祥符二年生,脑袋里的想法很简单,就要铜钱!”

几个学生对视一眼,齐齐的感叹一句:“落袋为安,现金为王啊!”

说完,那刚刚为首的学长便起身道:“那我可要去凉州榷场务兑换交钞了,听说咱们裴知府亲自去谈,必然能兑的出去,诸位学弟可否与我一道?”

“这是自然,咱们裴知府亲自去往,那小小提点官还不乖乖就范?走,一起去!”

此言一出自然没有人会反对,而边上的其他食客也是自然而然的聚众而起,他们都想去榷场务想要把自己手中的交钞兑换出去。

之前还打算观望的人这一次也就不打算观望了,唯有那馄饨摊的老张头气的大骂:“还学生呢!这不是搅了老汉的生意吗?!”

但看着桌上留下的铜钱却又笑道:“嘿嘿,这帮兔崽子,知晓给旁人提个醒,算是多年的书没有白读,“落袋为安,现金为王”嘿嘿,说的不错啊!俺便是如此,也不见得比他们差到哪去嘞!”

不光是这些凉州府的大学生,东大街上前往榷场务衙门的人越来越多,所有人都觉得裴承文去了榷场务衙门,就一定能谈妥此时,谁家现在还没有交钞了?

有些工厂都是以交钞结算工钱的,一个月三贯钱,就直接发了三张一贯钱的交钞便能结算,方便的很,若是用铜钱,那还不得用扁担往家抬?

学生,工人,农人,商户,小贩,甚至连力夫都在东大街上往榷场务衙门而去,就在所有人的不安和慌乱中看到希望时,榷场务衙门里的裴承文却是满脸的震惊。

或者说是意料之内的震惊,就算来之前能想象到榷场务衙门将要物资给了辽人用以兑换那十五万贯的交钞,但当他看到空空如也的库房依旧震惊不已。

“十五万贯的交钞你们全给辽人兑了?!”

张文进苦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