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对蒙策略(2 / 3)

为的表现。

不过魏广德可没管这些,毕竟事儿还是比较紧要,此时的四九城百姓哪知道背后那么多弯弯绕,他们还对于首辅大人的流言津津乐道,不亦乐乎,根本不知道背后已经有许多人在盯着这事儿了。

魏广德看着张四维苦笑道:“宫里为什么没有发回那份奏疏,我也不清楚原因。

等着吧,这事儿也不是你我能决定的。”

之后,张四维又和魏广德闲聊几句,就起身要告辞离开,不过芦布先一步跨进值房,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书到了魏广德面前。

“何事?”

魏广德出声问道。

“兵部急报,戚继光于月前大破泰宁部首领速把亥位于劈山的大营,斩获四百三十级,杀其首领五人,夺获马驼营帐器械等更有数万。

这是兵部刚收到的报捷文书,请老爷过目。”

芦布急忙对魏广德说道。

听到是捷报,魏广德脸上浮现出笑容,伸手接过看起来。

辽东蒙古之前长期和王杲混在一起,时常是蒙古、女真联合攻明。

如今王杲部已经被破,辽东也就剩下边墙外的蒙古人还时不时蹦跶一下。

半月前兵部就收到过辽东急报,泰宁部速把亥联合土蛮部犯边,戚继光上报计划率部驰至丁字泊,绕边墙进兵,偷袭劈山大营。

现在看来,此战应当是大胜。

别看只是斩首四百余级,此战蒙古人的伤亡怕是得上千人。

按照蒙古人的规矩,若是有人阵亡,能带回尸首可分得此人一半家产,所以明军对战蒙古很难获得多的缴获。

能收获四百多首级,可见蒙古人已经是被明军打崩了,慌不择路来不及收拾同袍尸首才会有如此多斩获。

看完报捷文书,魏广德把文书递给张四维,自己回到书案前马上写了条子,内容自然是让兵部尽快核实,论功行赏。

四百多首级,是近些年少有的大胜仗,自然值得魏广德重视。

“有此大捷,辽东应该要安稳许多了。

就是俺答汗无能,居然不能约束泰宁、土蛮,否则北部边疆早就安稳下来了。”

张四维看完奏疏,笑着走到魏广德面前把文书放在书案上说道。

“求人不如求己,边军能有此大胜,也能震慑其他蒙古诸部,倒未必是坏事儿。”

魏广德笑笑,随口说道,“蒙古诸部,其实是靠实力说话,如今俺答汗年岁已大,无力出兵征讨周边蒙古诸部,所他在草原上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弱。

辽东大捷,最起码可以保证其他边镇之蒙古部族不敢轻衅事端。

辽东本就驻扎我大明精锐,让他们打出去,打出威风是好事儿。”

“戚继光在辽东干得不错,之前剿灭古勒寨王杲残部也是大功,是得好好奖赏一下了。”

张四维笑道。

“等兵部核定功劳后再说吧,这毕竟是兵部的事儿,我们也不好插手。”

魏广德笑着敷衍一句。

等张四维告辞离开,魏广德也没有沉下心来做事儿,而是坐在位置上思考大明对蒙古的政策。

以后的蒙古是越来越不行了,他还在世时,辽东蒙古就已经不听他的话,他也没有选择入年轻时那样举兵征伐。

魏广德依稀记得在崇祯那会儿,好像草原上还出现个谁想要一统蒙古,但是没成功,只率领了几个蒙古部族。

他的子孙最后也是这在清朝手里,虽然曾一度给清朝造成巨大伤亡。

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干掉了清朝数万八旗精锐。

但总的来说,俺答汗之后的蒙古好像是分裂状态。

想到分裂,魏广德忽然想到什么,就是有点抓不住关键。

随即,他有些烦躁的起身,就在值房里来回踱步,寻找那一丝灵感。

“分裂,削弱,分裂,削弱”

魏广德嘴里喃喃低语,反复念叨这两个词。

终于,走动的魏广德豁然开朗。

之前受限于俺答汗现在和大明的关系,还考虑让蒙古出现一个对大明臣服的首领。

这样,大明通过和这个首领交流,就能控制住蒙古部族。

但实际上,这就是把双刃剑。

“不能让蒙古诸部统一,分化他们,让他们各部各自为战,自行其是。

就算俺答汗指定了继承者,也要让其他人不服。”

魏广德感觉自己寻找到了一把钥匙,彻底让汉人解决蒙古威胁的钥匙。

只要让蒙古诸部之间不和,那些部族首领为了那个虚幻的,所谓“汗”位,就会相互敌对。

不能集中力量,自然就不再对大明构成威胁。

就算其中一部、两部对大明心怀敌意,影响力也不大,大明足够应付,毕竟他们兵力不足。

甚至,只要大明愿意开出高额赏金,蒙古部族就有人会跳出来帮大明解决他们。

“俺答汗顺义王.嘿嘿”

魏广德自言自语一顿,忽然对外面喊道:“芦布。”

“来了,老爷。”

芦布正在外面靠着立柱打盹,猛然听到魏广德喊声,急忙跑进屋里。

“你马上派人去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