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不算冷。
午时太阳悬挂的很高。
阳光直落落的落满了整个院子。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围着火炉而坐。
姜鹿溪到了家之后,邓英便热情地问姜鹿溪中午想吃什么。
只要是她想吃的,邓英都可以给她做。
而程行便提议趁着今天阳光正好,在院子里用铜炉煮个火锅吃。
邓英说她问小溪想吃什么,又没问你,你提议有什么用。
只是程行看向了姜鹿溪。
姜鹿溪便红着脸说了句我都听程行的。
这让邓英有些无语。
她算是发现了。
这小溪啊!
算是被自家儿子给拿捏的死死的了。
既然两人都想吃火锅,那邓英便把许久没用的铜炉给拿了出来,然后又去菜市场买了菜,一家人便在院子里煮起了火锅。
若不是程行他们提议要吃火锅。
他们这个铜炉恐怕是没什么用武之地了。
因为火锅人多吃才热闹,平时他们两个人,自然是用不到的。
温暖的阳光从天空中倾泻而下。
枝头的喜鹊在叫着。
这种坐在院里,围炉而坐的吃着火锅。
让程行仿佛回到了童年。
那时候程行住在爷爷奶奶家,过年时到了吃饭的点,大伯他们也会过来,人多,就会在院子里围着吃饭。
既热闹,也暖和。
当然,那时的饭菜可就没有现在那么精致了。
火锅是很少吃的。
吃的都是放在大锅里一起炖的烩菜。
但就着馒头,盛出来一盘,一起用筷子夹着吃。
却也很香。
一家人吃过午饭之后,程行便带着姜鹿溪出门转了转。
难得不那么冷的天气。
这要是不出门走走,就枉费这么好的天气了。
而且程行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牵着姜鹿溪的手,在安城走一走了。
这地方程行很熟悉,姜鹿溪也很熟悉。
他们走了一会儿,便不由地走到了安城一中。
他们走到门口,还能听到学校里传来的阵阵读书声。
若是夏天时,这个时间,学生们应该在睡午觉。
但是到了冬天,就没有午觉可睡了。
程行能从许多嘈杂的读书声中,听到其中几篇文章,应该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苏轼的《赤壁赋。
没办法,这确实是他很喜欢的两篇文章。
“要不进去看看?”程行笑着问道。
“能进去吗?”姜鹿溪一阵意动,对于安城一中来说,特别是在这里上高三的最后一年,那应该是她最难以忘记的一段岁月,因为从那年秋天开始,她认识到了她这辈子都不可能会忘记的人。
只是姜鹿溪听说安城一中在上课的时候是很难进去的。
安城一中管理的还是很严的。
哪怕是以前在这里上过学的学生,在上课期间都是禁止入校的。
“别的学生自然是进不来的,但是你回来,我们母校肯定是举双手欢迎的。”程行笑着说道。
姜鹿溪显然是低估了她在安城一中的影响力了。
在如今的安城一中里,不管再换多少个老师,再有多少个学生,关于姜鹿溪的传说,都会在这个学校永久的流传下去。
科科满分,那年徽州省的省高考状元,全国理科最高分。
再加上,那只看一眼,就让人很难去忘记的容貌。
姜鹿溪在这所学校,是不会被人给忘记的。
所以,她回来,就算是校长都会亲自过来迎接的吧?
因为抛开其它的不谈,那一年的姜鹿溪,是为他为安城一中带了无数荣耀的,只是,就是不知道安城一中的校长陈怀安,现在还有没有退休。
看大门的人倒是没变,依旧是周老头。
事实上,在前世十多年后程行再回安城一中时,看门的依旧还是周老头。
在安城一中看门,虽然工资不算高。
但是有些学生要是想要出去,那自然就得走周老头这层关系。
所以每天都有免费的烟酒伺候着,可也是很舒坦的一个美差。
此时学校的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人。
“我知道你们都很怀念母校,大学放假了,或者是工作回来了都想回母校来看看,但是一中的规矩你们应该也知道,不到放假是不允许其他人进来的,所以你们过几天再来,再过几天一中就要放假了。”周老头此时说道。
有着百年历史的安城一中不知道培养了多少人。
一到年底放假,跟程行他们抱着同样想法想来母校看看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经历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十六年求学生涯来说,高中,无疑是最让人难忘的一个学生生涯。
高中的三年,是人迈向成熟的三年。
这时许多人情窦初开。
或许喜欢过暗恋过某个人,或许与她或者他谈过一段只存在于校园里的美好恋爱,再加上共同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需要共同努力奋斗才能跨过去的高考,高中,确实就成为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