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想拍大片真费钱(3 / 4)

事业越来越红火。”

“谢谢辰龙大哥,晚些时候我们片场见吧。”林源笑着说道。

挂断了电话之后,艾森先生说道:“短短几年时间里,你就后来者居上,现在远超辰龙。是不是让你感慨良多?”

林源摇摇头:“他也曾是一个时代的传奇,只不过他的时代在慢慢远去,但是我依然是很敬重他的。我作为后来者,目标就是把动作电影的巅峰,推到更高的位置上。”

艾森先生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他继续说道:“接下来,重中之重的就是前期准备工作了。这样一部巨作,又是古代背景的电影,前期筹备的工作量会比《谍战之王》大不少。”

林源答道:“这就要麻烦你了。”

“不用这么客气,谁让我是制片人,这是我应当做的。”艾森先生说道:“首先是各位主演的培训,他们必须尽快加入剧组,进行马术,射箭等冷兵器使用的训练。”

林源点点头:“是的,这点是必须的。”

“其次是服装道具的制作,包括租赁拍摄用的战马,制作铠甲,服装,武器等。这部分的需求,我已经制作成订单,发给对应的中国国内供应商,进行采购了。你看一下清单。”

说完,艾森先生递过来一份材料。

林源翻开看了几页,也不禁感到咋舌。

为了展现电影中的战争场面,一共租赁了一千匹马用于实景拍摄,这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电影中有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场面,虽然可以有后期特效制作的配合,但是实拍中用到的马匹越多,最终的效果肯定会越好。

《指环王》拍摄中,就用到了300匹马实拍,再配合后期特效制作,营造出6000名骑兵冲锋的壮观场面。

而林源的《大唐英歌》追求更宏大的战争场面,敌我双方的草原会战都会使用马匹,因此使用1000匹马并不夸张。

一匹马的租赁费用,在200人民币一天,包含着马匹的租赁费用,马匹的饲料成本,照顾马匹的马夫工资,马匹损耗摊销等等。

一千匹马一天就是二十万人民币的开销,预计需要租赁90天时间,这里立刻就是1800万的成本花出去了。

这还不算根据电影所属的唐朝时代,制作马鞍马镫的费用。

而马匹的费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上千套铠甲的制作费用,虽然不是真实铠甲,只是电影道具,但是为了营造出真实的效果,每套造假超过5000元人民币。一千套合计500万人民币。

还有长枪,陌刀,唐横刀,弓箭等道具的制作,古代各角色的服装制作,街景中各生活设施比如说马车,摊贩等,室内的唐代家具等等……

这些道具和服饰支出,零零总总加在一起,超过了9000万人民币。

林源看着手中的这份材料,虽然开支巨大,但是他一点也不心疼。

为了电影的效果最佳,这部分成本是决不能省的,他见过太多后世在服化道上省钱的剧组了。

最终呈现的效果,变得极为廉价而山寨。

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服化道想要做到真实,且有质感的成本有多高是没概念的。

因为如果你按照现代设计,去制作一套古代服装的成本,其实没有多高。

但是那高档的棉质材质,崭新的款式,一看就会让人出戏。

可是当你真的用麻布来制作古代平民衣服,并且还要做旧,弄出褪色和部分部位磨烂,打上补丁等效果时,这个成本可是比做一件新衣服要高出好几倍,甚至十倍都不止。

后世拍摄古装题材影视剧时,宁可拍摄王公贵族的世界,也不喜欢拍摄市井街头,因为服化道实在是太难搞了。

而林源不惜砸下重金,就是为了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最好。

对于他来说,这笔钱花的是非常值得的。

首先会让他的电影,在质感上彻底征服观众,大家都不是傻子,用没用心一眼就能看出。

其次,采购这些服化道所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而给国内带来的好处,也会加强他和国内的绑定。能带着大家一起赚钱的人,才会收到真正的欢迎。

最后,就是这些服化道,在电影拍摄结束之后,他可以选择直接转让给番域影视城,然后回收部分成本。

这些道具被番域影视城回购后,可以用于提供给将来有拍摄需要的剧组。

毕竟大部分剧组哪有这么奢华的预算,来制作这样的服化道?

可是如果能在番域影视城租借使用,他们肯定会欣喜若狂。

这样番域影视城在和横店影视城的竞争中,就会愈发的处在优势地位。

“没问题,这些预算都是应该的。你做主就好了。”林源看完了手中的清单,笑着说道。

“这样的话,电影的开拍时间点定在2004年的1月下旬,能赶上明年7月的暑期档。”艾森先生说道。

“好的。”

“你还有大半个月空挡时间,准备做点什么?”艾森先生问道。

“给我买张去燕京的机票吧。电影的开机发布会前,我先去给某人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