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摊牌(1 / 2)

霍去病忙去扶他,手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脸庞,却发现冰凉凉的一片。想拉他起来,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跪在这里了,手脚都冻僵了,一时竟起不来。

霍去病索性把他半抱着拉进了屋里,招呼许若灵从楼上抱来一床被子,把他包了起来,又给他弄了一大碗热鸡汤喝下,又端来一碗饺子让他吃。

许若灵怕打搅他们,给二人一人端了一碗饺子后,就又用托盘端了两盘饺子和一些菜肴,让貂蝉端去和诸葛均同吃,自己穿了狐裘,又拿了手炉,带着萌萌坐在廊檐下守门,省得别人来拜年搅扰了二人。心里埋怨了系统无数遍,这小酒馆地方也太过逼仄,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系统呵呵哒,早就能升级了,你就不升级,给谁攒着呢?你升级了,不就有地方了?

许若灵倒没想过这个,决定晚上就升级,也不管会不会引起别人侧目了。要是霍去病所谋之事成了的话,这地方也待不了太久了。

话说诸葛亮两兄弟一顿饭,给她的能量值足有一万零一百。这可能还是因为诸葛亮才二十岁的关系,有能量值进账,她也不再那么抠了。刚来时那十个二十个能量值没把她烦死。

屋内诸葛亮吃饱喝足缓过劲来后,就从被子里挣脱了出来,伏在霍去病面前,嚎啕大哭起来,哭声中充满了委屈。

后世有句话,叫“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后人看三国,看的都是英雄辈出,各争风流。可处在乱世中的人,看到的却是生灵涂炭,山河飘零。

为什么三国那么多人怀念汉室天下,曹操为什么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就是因为以前的汉朝太强大了。尤其是武帝时代,汉朝无比强大,真正的号令四海,又怎么不让三国时的有识之士和民众感怀。

诸葛亮从小失母丧父,跟随叔父四处漂泊,叔后又在他16岁的时候被刺身亡,不得不在荆州耕种度日。很多时候还要靠出嫁的两位姐姐接济。从小分离的大哥又久无音信。虽然才高八斗,却年纪尚小,还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他从小习文,最敬佩的人就是霍去病。

对霍去病的功绩,他最看重的不是他封狼居胥,而是他打通了河西走廊,汉帝国就拿下了西域大门的钥匙,随后西域三十六国尽皆归入西域都护府的名下,大汉的土地面积瞬间扩张了近一倍。

从他之后,丝绸之路逐渐成形。西域还给中原打开了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中原不再是封闭一隅,西边还有更广阔辽远的地方,贸易和财富冲淡了中原土地粮食与人口的矛盾。西域的各种特产由此进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陶瓷由此进入西方,封闭的空间变得流通起来,贸易量节节攀升,丝绸之路逐渐成形。

只有霍去病能将骑兵用成风驰电掣的刀锋,也只有他,才能将河西走廊旋风般收入大汉的版图。

西域是中原积累财富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更是通往西域的唯一路线。倘若不是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凭着李广、卫青等战将的军事才能,虽然能取得一些小胜,却断然达不到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河西不通,盛世难成。

如今霍去病好端端地站在他眼前,他除了激动外,就是委屈。不光是为自己,还为这天下苍生。

这位可真是天下百姓的老祖宗啊。

霍去病耐心地等他哭完,递上了一块热毛巾,诸葛亮重新冲他行了礼,两人才坐下来叙话。

诸葛亮问他,这长生之法是何用处?为何看着汉室衰败,这些年他竟无甚动作?如今又是为何对自己表露身份?他又有何打算?如何救这天下苍生?

霍去病说自己也是刚来没多久,还挑着能说的,把系统的神异之处告诉了他。不过没告诉他这是书中世界的事儿。就这,已经让诸葛亮听得目眩神迷。说起未来的世界,更是听得似懂非懂。

霍去病告诉诸葛亮,他想做的,不是想自己统一各国做皇帝,而是想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师出必先有名,要想做这件事,还是要先打着复立大汉天下的名头去做,打完后,如何建设大汉,才是重中之重。

而这些事他并不想亲自出面去做,他毕竟已不是这世上之人,诸葛亮就是他选中的代言人。

给他们还留有时间,一切都来得及。

三权分立这个词儿听得诸葛亮似懂非懂,但是冠军侯说话,他听着就是了。

霍去病说这事急不得,过几天雪化了,就让诸葛亮跟他出门一起去各地拉人去,把那些青年才俊先都拉过来一起学习再说。

至于那位刘皇叔嘛,估计这次就不会在历史上有什么痕迹了。

至于起事的钱粮嘛,他这里是尽有的,很是不必为之烦心。

他还把许若灵给自己那一套课本都扔给了诸葛亮,还有词典,让他自己看去。还有十几本史书,说让他看完了再跟自己说话。

诸葛兄弟二人本来就是特别好学的性子,抱着书如获至宝,天天看到深夜。有看不懂的,就追着霍去病问。霍去病耐心好的时候给他们解答,不想回答的时候就让他们去问许若灵去。

这一问不要紧,二人发现许若灵竟然比霍去病回答的还要深刻些。就天天姐姐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