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的战利品,德军炸毁了这辆元首列车,希特勒的私人车厢被炸得一片不剩,但还是有几节车厢,被英美瓜分,直到50年代,专列车厢被还给了西德,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用元首专列的残余车厢组装成了自己的官用列车,并出访莫斯科。之后这列专列进行了改进和翻新,直到80年代后再没有使用过,如今仅剩的几节车厢被保存在博物馆里,默默的见证着那段历史。
元首专列的配置根据需要和乘客人数而有所不同:总共10到16节车厢,长度在300到430米之间,最多可以容纳200多人。然而车厢的布置从未改变,包括防御、通信车厢以及希特勒的个人车厢。
列车配置大致如下。
专列配备的两个火车头,当使用蒸汽机时,行驶每200公里就得换一台装满煤的新车头。元首专列可以由几种类型的机车提供动力,包括蒸汽和电气机车,比如德国在1942年首次使用的b52级kdl1型战时蒸汽机车br 52 kdl1 kriegsdamplokomotive。在正常情况下br52可以以65千米/小时的时速牵引重达1200吨的列车。
战时机车kriegslokomotive是纳粹德国为适应战争需求而大规模制造的铁路机车的统称,其设计根据金属短缺、军事物资输送需求、易于保养、适应极端天气、适应快速组装大规模生产等战时情况而有所优化。为实现这些需求所带来的高燃料消耗的缺点在设计中亦被考虑在内。其中br52型蒸汽机车型就是最著名的一种,其由战前的br50型机车发展而来的,但在br50型的基础上节省制造的工时、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并减少贵金属的使用。此外,br52型机车还使得机车成员可以更加有效的抵御俄罗斯冬季的严寒。在战时为了完成极其庞大的生产计划,德国的机车生产厂家被合并为一,由帝国军备部长施佩尔管理,称为大德意志机车制造商联合会gemeinschat grossdeutscher lokomotivhersteller,简称ggl。从1942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德国共制造了6300多辆br52,再加上战后初期生产的机车,其总数高达6719辆,总共17家工厂参与了br52的制造。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铁路机车之一,在战后赔了不少其改型机车给其他欧洲国家。
一节sdpi 4i39型防空车厢lakwagen,为开放型高炮平台,用于对地火力压制和对空防御,最初配备单管2厘米口径lak 30式高炮,在1940年换成2厘米4管lak 38式高炮,该型高炮地面射程4.7公里,射高2.5公里,射速达800发/分钟。
一节行李车厢gepckwagen。
元首包厢ührerwagen,这是希特勒的私人卧车,从前往后分别是:一个有两名保卫把守的前厅、一间有一张大桌子和几把沙发的客厅,一间有一张单人床的希特勒卧室,一间大理石浴室,三间客房,一间淋浴房,另一间有两名保镖的前厅。
指挥车厢beehlswagen包括一间会议室,并配备了所有最先进的通信设备,一间军情室和电信室,配备了电传打字机和加密设备,电话交换机(内线及外线),一间无线电室,里面有一台用来编码和解码的恩尼格玛密码机。这些设备在旅途中不能使用,必须接入不同的车站才能工作。然而当火车运行时,车上的一台功率700瓦的短波无线电,可以与任何地方通讯。
护卫队车厢begleitkommandowagen,这是希特勒的私人护卫——帝国安全处reichssicherheitsdienst和党卫队元首护卫指挥部ührerbegleitkommando的车厢,最多有26人。
一节餐车厢speisewagen。
两节客车厢gstewagen。
一节洗浴车厢badewagen,用于洗浴和理发服务。这是帝国铁道公司在1939年4月20日,希特勒50岁生日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这节车厢重达78吨,因为它有5个浴室,3个大理石淋浴间,1个小淋浴间,并且还存储了11000公升的水。
另一节餐车厢。
两节随行人员卧铺车厢schlawagen。
一节新闻车厢pressewagen,宣传部的新闻人员所用。
另一节行李车。
车尾的第二节防空车厢,与车头的相同。
简而言之。
“元首专列”b52级kdl1型战时蒸汽机车头×2sdpi 4i39型前防空车厢前行李车厢元首包厢指挥车厢护卫队车厢前餐车厢客车厢×2中餐车厢前卧铺车厢×2洗浴车厢后餐车厢后卧铺车厢×2新闻车厢后行李车厢sdpi 4i39型后防空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