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的眼神里满是迟疑,他低声地对御后说:“娘娘,这样做,恐怕会…”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李辞浅温和而坚定的声音打断:
“恐怕会什么?在这祖宗的太庙之前,难道我们就能冷漠地看着百姓受苦吗?”
她的目光如春日暖阳,透过冰冷的君权外衣,流露出深深的慈悲与坚毅。
“立刻去行辇,取些口粮来。”
她再次肯定地命令道。听到这里,老者泪眼婆娑,双手接过食物,声音颤抖:
“御后娘娘的大恩大德,草民一辈子,都记在心里!”
李辞浅的笑容中蕴含了尊敬与虔诚,她缓缓走至德义庆的牌位前,微低了头,双手合十,沉浸在那一刻的虔诚祈祷之中。
何祟在一旁注视,心中却掀起了波澜,这种深层的情感交织让她无法平静。眼前的李辞浅,那般坚定而虔诚的姿态,与那位在民间口中传为英雄般的德义庆,让她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矛盾。
在何祟的心中,德义庆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他不仅仅是夺权的篡位者,还似乎是百姓心中的某种依靠和信仰。
这让她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一个历史上的“乱臣贼子”,会在人们的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她的内心里,充满了不解和好奇,更多的还是疑惑与未知。所谓的“乱臣贼子”,是谁定义的呢?在朝廷看来,他或许是“乱臣贼子”,那在百姓心中呢?
或者,在幕府的眼中,朝中反对的公卿皇族,甚至皇帝本人,才是“乱臣贼子”呢?
想到这,何祟感到一阵后怕,她连连摇头,企图打断思绪。
何祟的目光无意间穿过祭祀的百姓人群,最终定格在一方庄严而古色古香的牌位上,那是三代将军、被谥为文王的德凌风。
她轻轻垂下眼帘,声音柔和至极,对李辞浅低语:“御后娘娘,可否赐我一瞬,我愿为文王献上一束薄香。”
李辞浅的眉梢微挑,眼底满是疑惑,难掩她内心的好奇,“为何单独对文王如此敬仰?难道,文王曾经,与你有过缘分?”
何祟吸了吸鼻子,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实不相瞒,御后娘娘,那年风雪交加,我尚且处于襁褓之中,若非文王救了我,恐怕我早已死于风雪之中。”
她深情地望向文王的牌位,继续说:“文王的救命之恩,上皇的养育之恩,我不能忘。”
李辞浅此时方明白,眼神中泛起一抹复杂的情感,轻声说:“原来如此,既然这样,你便去吧。”
何祟微微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出一丝感激,声音温柔而坚定地说道:“多谢御后娘娘。”
随着这句话落下,她轻轻捧起一支香,步履庄重地走向德凌风的牌位前,双手合十,献上了她的虔诚与哀思。
她的额头轻轻触碰地面,表达着对救命恩人的无尽尊重和怀念。
此时,李辞浅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幕,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她心中暗想:“看来,这个孩子,还算有一片感恩之心啊...”
片刻后,何祟缓缓抬起头来,眼前的李辞浅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目光温和却透着一丝探究。
“何祟,你现在,一定很想念朝廷吧?”李辞浅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份深意。
何祟想了想,随后微微抿嘴,说道:“回御后娘娘,既然答应了御所大人的要求,何祟来到这玄菟城,侍奉御所,就不会后悔。”
李辞浅微笑着点了点头,她的眼中充满了理解和鼓励的意味:“很好,何祟,你是个理性的女孩啊。”
何祟感受到了李辞浅的支持,心中的坚定与决心更加坚固,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只要上京的女皇陛下,能够幸福的活下来,何祟,就不会挂念了。”
李辞浅缓缓点头,赞许了一番,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欣慰:“嗯,你还是个,感性的姑娘。”
李辞浅的话语让何祟心中暖意融融,她不由自主地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李辞浅听后,随后带着一点思考的问道:“那么,你憎恨御所大人吗?”
何祟微微摇了摇头,她的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我一个奴婢,岂敢憎恶御所大人呢?”
李辞浅的目光蔓延过冷静宁静的空气,最终定格在德凌风的牌位上,沉声而温柔地启唇:
“在文王的牌位之下,我们说出的每句话都不应有半点虚假,你说呢,何祟?”
何祟闻言,心中顿时泛起轻微的波澜,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压制心中的不安与踌躇,终于缓缓开口道:
“实不相瞒...我并非真正怀有恨意,只是心中对女皇陛下感到一丝...无尽的愧疚。”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抹难以掩饰的情绪。
“当太上皇离世之时,我曾经承诺过,将一生一世奉陪在女皇的左右,如今这般行径,实在是对先前誓言的背弃。”
话音刚落,何祟语塞,目光躲闪,似乎是在努力躲避李辞浅的眼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