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信都城的折冲府衙门前,德熙城与唐重好伫立在折冲府衙门外,两人身着粗布衣衫,藏匿了往日的锦绣华服,单薄的布衫下彰显出他们日日苦练带来的刚健体魄,就像百姓一般,眉宇间尽显焦虑之色,而双眼则紧紧盯着门外的告示,默默地等待着。
阳光照耀下,德熙城眉头蹙得紧紧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拂过旁边的征兵牌,显得心绪不宁。
一名士兵端着手中的长枪,从宽大的衙门里走了出来,踱步至二人面前,目光审视着他们的木讷,言语中透露出些许疑惑。“二位,这般站在这里,莫非是想参军?”士兵朗声问道。
德熙城故意睁大了眼,一把捋平了身上的衣襟,虽然内心波动难平,但仍旧尽力呈现出一副从容姿态,颔首道:“军爷,我们确实有此打算。”
那士兵闻言,一双眼睛里射出批准的光芒,微微点了点厚重的头盔,“那就请随我来。”
说完,他转身引领着二人穿过一道荫凉的长廊,向内堂走去。室内气氛显得安静而郑重,唐重好紧紧跟在德熙城身后,艰难地调整着步伐以随其脚步。
他们进入一间案牍书香浓郁的房间,只见一位师爷正专心致志地蘸着浓墨,忙于翻阅着厚厚的人员登记簿。
他那双戴着老花镜的目光,没能离开手中的册页半分,“报上名来。”他不耐烦地催促道。
唐重好咽了口唾沫,紧张地回应:“报,报告师爷,我名牛逢春。”
听罢,师爷似是记下了名号,然而他的目光却仍旧钉在册子上,似乎还在等候着什么。德熙城看到情形,挺直了腰背,追随道:“在下牛逢夏。”
声音刚落,师爷便“嗯”了一声,应承着,笔尖在册子上飞快地舞动,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原来,二人得知德熙淳兵败被杀之后,在药茶女亲王德小琳的建议下,决定在冀州的折冲府进行历练,为了避免引起幕府的怀疑,便分别化名为牛逢春、牛逢夏。
冀州地处中原,人口众多,且太平年间很少陷入战乱,而且幕府高官很少来这里视察,加上德小琳的长期贿赂,这就给予了德熙城唐重好二人一个机会。
因此,他们决定进入折冲府,一是看一看如今的幕府军到底是什么状态,二是趁机做些事情,拿捏冀州地方官员们的心。
师爷听到名字时,眼神没有一丝波动,仿佛早已见怪不怪,他漫不经心地抚了抚须:“是牛家镇的人吧,我知道了,军饷是每年十二两银子,你们要考虑好。”
“放心吧,师爷。”德熙城连连说道:“我们这些人,已经穷的吃不起饭了,十二两银子,能够吃饱饭,可以了,可以了。”
师爷听后,不屑一笑:“本师爷活了这么久,第一次听说有人在我们冀州地界上吃不饱饭,才来参军。”
德熙城顿了一顿,然后轻轻从衣袖中掏出一张翻卷的银票,像是玩闹似的晃了晃,他的视线在宽敞的房间里快速一扫,确认无人注意,这才伸手突然,向师爷摆放文书的桌下轻松。
银票在空中划过一丝轻柔的弧线,化作宁静的涟漪,准确落到师爷宽松衣襟之下。
德熙城压低声音,带着点调侃的口吻诱哄着:“师爷,能否行个方便,让我和兄弟亲眼瞧瞧咱们都尉大人的风采?”
师爷盯着桌下透出微微银光的银票,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他现在才明白,这两个人,混口饭吃只是借口,想要参军,定是有其他目的。
然而,千两银子的银票就摆在那里,师爷一年的俸禄不过十五两,这笔钱对他而言,那就是天文数字。
他看了左右,却示意性的摆手以假装排斥:“这哪行,这规矩岂能儿戏。”
他面上虽这般说,却悄然有技巧地吞没了那银票,藏入长衣之中,脸上露出一抹会心的笑容。
师爷的眼镜在微微调整后,勉强离开了手中繁忙的档案,那一抹掠过脸庞的微光中,投射出他审视的目光。“诶哟,懂事嘞。”话语中透露着几分意外和顺从。
德熙城挑起嘴角,露出一个谦虚的笑容:“不敢当,不敢当。”
他微微弯腰,以示敬意,“我们牛家兄弟,就想为幕府献一份力。”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腰间的玉佩,表示着内心的决然,“因此才想见一见都尉大人,让他能够合理的分配我们。”
唐重好则是手掌轻握拳头,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跟着附和道:“对对对,我们想更好的效忠幕府,”
他目光坚定,手指紧紧攥着衣襟,“就想见一见都尉大人。”
师爷轻轻点了点头,微微挥动手中的毛笔,落笔停顿,浓眉下的双眼里尽是算计:“我知道我知道。”
他的声音平缓中带着一丝笑意,循声望去,只见他的手指在纸上轻轻抚过,若有所思。“你们的确看起来,想要迫切效忠幕府。”
说着,他的手掌隐秘地捂住银票,体会着那纸张传来的温度和厚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