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年试(1 / 2)

转眼到十二月份,府学举行年考,这次考试只不过对在校生的一次测试。

对秀才功名,以及乡试资格并不影响。

只是单纯地测试府学学子对学识的掌握程度。

请长假的或许不准备继续晋级的秀才不需要来参加考试。

孙山回想自己院试倒数第一,觉得那次没有考出正常水平。

之后的考书院考试,又让他觉得院试其实是他的真实水平,而且还比真实高一点。

这次年考一定要全力以赴,让自己正确地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

孙山一早起床就开始看书,只有吃饭和睡觉的时候不看书,在外人眼里他像得了癔症。

同斋舍的柳文唤非常不解地问:“阿山,只不过是年考,你为什么那么卖力?”

看到同一个院子的孙兄如此勤快地看书,稍微有点懒惰的柳文唤有点不安。

觉得自己记忆出现了错误,仿佛年考不是年考,而是院试。

他怀疑自己还没考上秀才,要不然孙山为什么那么努力,那股刻苦劲跟他准备院试的时候一模一样。

孙山脸色平静,云淡风轻地说:“阿唤,咱们只要还想考举人,就要把每次考试当做乡试,平时不练就一颗乡试的心,等真正到乡试了,你还有状态吗?

何况乡试是最艰难的一次考试,比会试还艰难,是凤凰还是山鸡,全在乡试上。

我们来府学是读书的,不是玩的。如果每次考试不认真对待,为什么还来府学读书,还不如回家种番薯。”

孙山说得大义凛然,波澜壮阔,一幅年试是乡试的模样,让柳文唤不禁发出灵魂思考:他是来乡试的,他不是来种番薯的。

站在一个角落偷听孙山和柳文唤说话的张朝阳、姜谦瑟瑟发抖,不敢靠近孙山。

想着要是被孙山捉到偷懒,他们肯定被训导一番。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孙山比教授还可怕,年岁最小,但气势却最凶残。

特别关于读书的,看了他,再看了自己,总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仿佛自己十恶不赦,无言面对江东父老。

孙山不理会他们怎么想,还是一如自我的复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临近年考,教授更加受欢迎了,孙山早早就到课室,伺机而动。

等夫子一来,便第一个冲上去,把夫子围得团团转,让他先讲解问题,之后才听他讲解其他同学的问题。

做人要脸皮厚,做学子更要脸皮好,问到的是自己的,所以要厚着脸皮去问。

府学的夫子看到孙山往往如临大敌,实在他的问题太多了,整一个问题宝宝。

不回答不行,回答有些又不太懂,对此只能回答能回答的,不能回答的耍太极,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好让自己有台阶下。

对于这种热爱学习的学生,有些教授很喜欢,有些教授则反感。

孙山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每个夫子的态度了。

可他没得选,不问他们问谁呢?

他倒想有“某度”或者“某音”在,不懂就发到网上问网友。

这里条件有限,为了想得到答案,只好对夫子的态度“知之为不知”,继续问问题。

等问答题时间结束后,才正式上课。

夫子在上面讲,孙山在下面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可以方便复习。

一番紧张地复习后,终于迎来年考了。

等年考完结束,府学就放年假,也代表孙山可以回家了。

年考的模式参考乡试,只不过比乡试条件好,不需要被关在小黑里面考,年考可以回宿舍睡觉。

连续考九天共三场,不过程度比乡试简单,题目也比乡试少。

最后一场果然把算学增进去,孙山看了看题,非常简单,轻轻松松地完成算学了。

连续考了九天,把一众学子考得眼花缭乱,整日做题做题,除了做题就是吃饭睡觉,弄得大家精神萎靡,熊猫眼圈更加突出了。

孙山倒是轻轻松松地应付完毕,这跟他当初考书院一样。

那时候比现在还苦,起码年试不用坐马车去考,从宿舍到考场,走路就行了,不用那么劳累。

考完最后一场,黎信筠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紧紧地挨着孙山,有气无力地说:“阿山,你说得对,如果每次考试没有考乡试的心,那么乡试就不用考了。哎,年试条件那么好,我还是考得晕头转向,四肢无力,要是到乡试,还未考完,就会被抬出去了。”

黎信筠整张脸苍白,看起来他像遭了大罪一样。

斋友张朝阳全身软塌塌地靠着孙山,迷迷糊糊地说:“阿山,你让我靠一靠,我快不行了,眼花缭乱,身体不受控制,哎,连续考九天,也不知道谁想的,真遭罪。”

另一个蹲在角落的姜谦精神比张张朝阳好,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立即回答:“还能谁想的,肯定是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能正常走出来的柳文唤摇了摇头说:“你们太夸张了,年试哪有那么辛苦。”

说完后还挑了挑眉,看着孙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