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柳叶刀和《瘟疫调查论述》作者?(2 / 3)

服气,可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说道。

“如果是在英国会有一线生机,只可惜海上的奔波,到不了伦敦就会要了这位先生的命。”

汤姆医生摊开手说道:“不用管这些查理,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尽力便是好的。”

查理医生的情绪渐渐缓解,他凑过来询问道:“这是最新的柳叶刀么?”

点了点头,汤姆医生将面前这篇论文递给对方看,脸上不由得失笑道。

“我们在这里讨论着华夏社会的落后愚昧,可是最新的医疗突破,却是华夏人提供的线索。”

听到这个,查理立即眼前一亮,他接过论文看了起来,嘴巴里面念叨着说道。

“是关于大蒜素的研究?”

“对!”汤姆医生叼起一根雪茄抽了起来,在这个时候,很多医生认为抽烟一定程度上,对于心肺功能有益。

看了看标题。

《大蒜素抗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是一名德国医学家。

查理医生对于大蒜素的研究也有不少,可要更好的利用大蒜素,世界前沿的最新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说起来,他有些佩服那个华夏学生了,年仅十七岁的年纪,便与另外两名华夏科学家,共同发现了大蒜素的抗菌功效。

杭城瘟疫治理的成功,对于整个世界的医学界都是振奋的。

这足以说明,一款能够有效处理细菌感染的药物,即将问世了!

若是真的能够利用大蒜素,批量制造出行之有效的药物,无数种不治之症都将治愈,无数个病患将重获新生。

在很多医学研究者的眼里,这三个人在明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样的发现,太过于惊骇了。

这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多少研究者一辈子都不能够得到一项发现,可他十七岁便有了?

多么令人羡慕!

“我猜,在这个论文的结尾,一定有那篇文章。”

丝毫没有犹豫,查理医生便将目光翻到了最后一栏,参考文献那边。

《瘟疫调查论述》

这篇发表自几个月前的文章,如今已经成为了大蒜素研究不可能绕开的参考文献,每一篇论文都需要以它为基础,作为后续研究的进展。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作者包国维、汤飞凡和方新川三人,在这篇之后,就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文章了。

这实在让人惋惜。

甚至于有消息,柳叶刀的编辑部都想要联系三人,问询后续的研究成果。

可查理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包国维这个名字上,移不开了。

英文论文上,用得乃是拼音的缩写,所以查理读起来很是吃力,他接连读了好几遍,依旧是觉得很熟悉。

“怎么了查理先生?这位包先生的名字,有什么问题么?”汤姆皱眉看向对方,怀疑查理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癖好。

在这个时代,这对于一名英伦绅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污点。

“他也姓包么?”

查理加重了“包”这个字的读音,蹩脚的中文水平,读起这个“包”字,倒像是“到”字一般。

随后脑袋里面开始回忆,越来越觉得不对劲,手上不由得有些颤抖。

看着汤姆说道。

“汤姆,这位包先生的全名是如何说的,你知道么?”

汤姆一脸狐疑地看向同伴,可还是回答说道。

“宝——过——where?”

“真的是那位包先生?”

查理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他的中文不太好,所以适才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可汤姆这一念,随即让他想起来了。

自己在那位老先生见到的那个少年,有人称呼他为“秉文”,有人称呼他为“国维”,同时他也姓包。

很明显,便是写出那篇《瘟疫调查论述》,发现大蒜素的包国维!

这样他能够轻易得到大蒜素,便可以解释了。

最让查理激动的是,包国维所提到的那个“神药”。

到底是什么东西!

“查理?查理!你这家伙要去哪里?”

汤姆医生还没有反应过来,便看见查理冲了出去,不知道去了哪里,手里还拿着他的那本柳叶刀。

看着不停摇晃的大门,汤姆医生不禁心里头犯嘀咕,是不是应该将查理医生送到精神病院,接受一下电击疗法,或者是切除脑袋里面的某些部位。

可不一会儿,查理医生便拉着一个青年华夏人走了进来。

青年人一脸懵逼,他乃是教会医院的翻译。

“先生,请告诉我这个名字的读音。”查理指着论文上面的名字说道。

“包国维?”

查理激动得都快要跳起来了。

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章先生”“秉文”之类的话语,还有关于什么“大蒜素”“神药”的描述。

给翻译听得一头雾水,听了半天,他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

翻译有些意外地看向查理医生说道。

“先生,你难道不知道包国维先生么?他在你们西方早就出了名了,他便是那位章先生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