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雨夜藤条剑(2 / 3)

里的食材和厨艺同样感到惊艳,忍不住多吃了些。

同时他们也商议定,明天早上一早出发,目标是登顶祝融峰。

吃完后,两人便在附近散步,赏赏景,拍拍照。

散完步回来,又和其他几个游客和民宿老板夫妻围炉喝茶,聊天南海北的闲闻。

原本说要下的雨,一直没下,等到时间有点晚了,大家都各自回房休息,这场雨才终于淅淅沥沥落下来。

李石一边看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一边听屋外的雨声。

先很小,逐渐增大,噼里啪啦的。

他恰好看到令狐冲在华山雨夜杀敌的剧情,不由抬起头,把目光放在书桌的荆条上。

思维和外面的闪电相合,似乎看到一位黑衣侠客,手持利剑,追敌百里,在山岳间辗转腾挪,跳跃如飞,终于寒光一闪,把敌人的头颅削斩在悬崖峭壁上,那偌大的头颅的高高抛起,还未落下,此人便收剑归鞘,转身而走,瞬息间,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中。

李石忽然站起来,提着藤条出了门。

下楼,从院子出来,也不过还下着雨,他直接快步走进雨幕里,来到离民宿一百米远的空地。

这块空地是一处观景台,远远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脉,更远处则是山下灯火闪烁的县城,由于下着雨,莹莹愉悦的,看不真切。

李石右手持藤条剑,站定。

三分钟后,忽然刺剑而出,旋即或劈或扫,一剑接着一剑,如那山脉一般,连绵不绝。

曰: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心中吟唱,剑随诗行。

半句诗,一个连环套路,随心随手创作出来的剑法,如羚羊挂角,亦如这深山夜雨,忽而行迹莫测,忽而密密麻麻。

十二句诗,最终化为二十四剑招。

“白首太玄经。”

最后一句吟唱罢,李石手上的藤条剑也划过一片雨滴,收回身侧。

又在原地站了四五分钟,他才转身往回走。

快步走回自己的房间,脱掉被雨水淋透了的衣服,用干毛巾稍微擦了头发和身体的水渍,便什么不穿地来到书桌前。

研墨,提笔,无思无想,把这二十四剑招拥有毛笔施展了一遍。

最终化剑入书,落墨成字。

写罢,搁笔。

李石长嘘一口气,也不看纸上的字,任由墨迹自然晾干,他转身去了浴室。

等冲完澡出来,换上睡衣,才重新来到书桌前。

“还不错,隐约间,仿佛能看到有侠客在山间舞剑,算的是技高有道,有形有神,不过,这幅作品还谈不上剑气四溢,某些地方还掺杂着匠气,只能算是能品里的上等佳作。”

李石自我品鉴一番后,下了结论。

虽然没创作出妙品,但他还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石知道,自己是个私心比较重的人,虽然愿意助人为乐,但谈不上什么侠义之士。

这些天,说是养气,不如说是尽可能在“扮演”,无非是把自己短时间充作符合他心中想象的侠客。

能把《侠客行》创作成能品上等佳作,已然难能可贵。

“下午停车场的感悟,加上这一场雨,促使我把《侠客行》提前写了。”

“有这幅能品之作打底,这趟衡山算是真没白来了。”

“何况衡山之行还没结束,后面说不定还有灵感。有准备的随心所欲,或许更有奇效。”

早上五点钟,李石自然醒来时,外面的雨早已停了。

他先把昨夜创作的《侠客行》放进卷筒里,拿着藤条剑又来到昨夜那处观景台,在雾气中,反复演练昨夜新创的二十四招《侠客行》剑法。

说是演练剑法,其实在李石这,也是练字。

他慢吞吞的,偶尔练剑,偶尔停下来欣赏风景,重点还是观山,观看雾气弥漫中的南岳。

施展了五遍后,他停下来。

拿手机看了下时间,六点二十了,而且喻玥玥也已经给他发了信息。

他发了个视频通话过去:“玥玥,我在民宿外面这个观景台这,你过来一下,帮我录个视频。”

“好啊,马上到!”

见李石居然喊自己帮他录视频,喻玥玥兴致非常高。

她还以为是那种拿来发朋友圈和抖音的视频,心想,看来石哥也挺喜欢炫的嘛。

不过当她赶到观景台,拿起手机拍摄时,才知道自己误会了。

“你举着不动就行。”

李石把手机给她,简单交待一句,就开始重新演练了一遍“二十四侠客行剑法”。

没用任何摄影技术,就普普通通的记录。

喻玥玥拍摄的时候先盯着屏幕,看着看着,不由把目光从屏幕移到眼前的真人身上。

她以前也见过武术表演,那些人打的很好看,但和眼前的李石比起来……完全不能比啊,眼前的这位,有时候洒意,有时候凌厉,一招一招,不管是身姿还是气质什么的,简直美的有些梦幻。

只能用艺术来形容了。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