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内在逻辑(1 / 2)

翌日。

各色人等坐满一堂。

这为了弄清楚价格的问题,也是多少有些兴师动众。

这里离开封二百里,又近黄河。

赵昕是打死都不信,就值这么点。

而且……

这里是黄河的下游当中最靠的。

即便黄河决堤要把开封给淹了,也不太可能淹这里。

然后……

在赵昕的一通询问之下,这当地的官员,立马就露出了马脚了。

这神色莫名地紧张,肯定有鬼!

再加赵昕稍稍地一恐吓,就把什么事,都给招了。

正常来说!

肯定是一亩两贯的。

但是……

如果是官商勾结,那肯定就低了。

不过赵昕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你比如说,开封周边的百姓都不爱种地,爱逃亡。

因为你如果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那这对你来说,说不定还是一种灾难,因为那样一来,你就不单单要交各种苛捐杂税,而且还得干徭役。

而徭役,则是从古至今,都是要想办法逃的。

比如说太宗文皇帝时,有人宁愿砍断自己的手脚,也不愿去服徭役。

足可见这徭役的可怕。

因此……

如果赵昕的目光能够放得再远一些,比如说,把目光放到京西路,更加靠西南一点的地方,那里的地价,甚至一百文就能买到一亩。

几乎大片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

那里曾经还住过一个在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

是的!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就是那一带,百姓都逃亡了,土地只卖一百文一亩,关键,都这么低的价格了,都还没人要。

当然!

那里离开封已经有快六百里地了。

赵昕也是问欧阳修等人道:“他说的,是不是都是真的?”

欧阳修也是回道:“我大宋百姓确实逃亡严重。”

赵昕便道:“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何他们都不愿意留在当地,而是逃走?”

欧阳修便道:“大概是赋税、徭役太重了吧。”

赵昕则是道:“应该是贪污腐败太严重了吧。”

赋税徭役还不算可怕,但是如果再加贪污腐败,这就非常地可怕了。

据这边负责拍卖工作的小吏的报告,本来,这一万五千贯的土地,是打算由当地的官府,跟当地的商人,一起压到一万贯,才出手的。

可谁知道……

突然杀出来一个内侍,直接在喊价喊到一万一千贯的时候,就直接买下了。

而且……

官家得知才一万一千贯,太少了,出于良心不安,直接给涨到了一万五千贯买下。

赵昕虽说才五岁,但是用他那锐利的眼睛,一吓唬,对方立马就把这些细节都给透露出来了。

不过这最多只能算是道听途说,不能算是确凿的证据。

因此……

即便赵昕想要严惩什么人,那肯定也是办不到的。

杜衍、欧阳修等人也把这些全都看在眼里。

跟好糊弄的官家相比,豫王殿下,可真的有点不太好糊弄。

他就认定了这里的地应该值两贯。

如果不值两贯,那肯定有猫腻。

你跟他说这里近黄河,会决堤,他都是保持怀疑的态度的。

甚至……

他还会用这个来吓唬对方,说,你这么说,到时候,我去调查,这里若是从未决堤过,那这责任就全在你身。

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就是这样被豫王殿下给吓得招了供的。

当然!

这里的地,也确实没有赵昕想象中的那么贵。

感觉最多,要是按照市场价,也就是五六百文一亩。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在大宋,开封附近二百里地,兴许还能有一些人,田地,也差不多都能给占满了。

但是若是二百里开外,到六百里的范围之内,基本就是人稀土旷,地力不尽。

这与赵昕想象中,土地兼并,然后百姓都全部没有了土地,很是不同。

不过貌似也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解释的。

就比如说后世的,所有人都打破了脑袋往大城市里跑,因为大城市里有更多挣钱的机会。

反倒是农村,基本土地都被荒废了。

我大宋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吗?

假使能把那些没地的百姓,都迁徙到那些许昌、汝南,等地,许昌、汝南等地正好在开封二百里外跟四百里外。

那这又能安置多少流亡的百姓。

还是说……

我大宋其实也没有那么地糟糕。只是百姓,一旦进了城市里打工了,谁还愿意去辛辛苦苦地种地。

试想想,武大郎卖個烧饼,都能娶潘金莲,你种地,伱能有前途吗?

而且关键是……

你进了大城市,变成没地的客户,你甚至都有可能不用参加徭役。

是的!你只要把商税给交了!

那些服徭役的事,就都交给大城市周边住着的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