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以外,李孟羲还想到一点。
狙击弩,有观察箭支落点调整射击角度的需要,但,弩失较短,且速度较快,近了还好,远了不好看到其飞行轨迹。
前边,李孟羲总结到了赤羽箭标识射界法,此刻,他一下又想到了赤羽箭。
可是再一细想,也不对。
赤羽箭,看的是落点,而狙击弩,要观察的是箭道。
什么颜色的涂装会比较适合观察飞行中的物体?
白色?
色彩中,白色的更容易在飞行过程中看清吗?
反正,白色反光能力最强的。
为加强狙击弩射击轨迹的示踪效果,可以把弩失做成白色的,涂以白漆?用银色金属做失杆?
总归是一个思路。
军中的箭失系统,越发复杂了。前有鸣镝,有无锋箭,有赤羽箭,有准备做成空心的装毒的蛇牙箭,现在又有银杆示踪箭,不知以后,还有无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较量在继续,张飞一失发出,未中,李孟羲一失发出,同样未中。
第二失。
张飞又未中。
李孟羲这边,瞄了半天,扣动弩机,碰的一声,弩失嗖的飞了出去。
一旁,刘备在留神盯着弩失的轨迹看,眼神随着弩失飞远的轨迹移动,“还是左了一点儿。”
李孟羲有了约摸,下次,要稍微往左一点。
这是第二失。
第三失,张飞依然未中。
“近了。”刘备提醒李孟羲。
第四失,张飞未中。
“再远些。”刘备提醒。
第五失,张飞未中。
李孟羲数次调整弩的射击角度,虽说没个精确仪器,全凭手感,但总归,能步步调整,步步逼近精准。
扣动扳机。
嗖!
弩失飞了出去。
一失射完,李孟羲放下弩,抬头问,“近了还是远了?”
边上,刘备凝目远方,迟疑了一会儿,“似乎中了……”
刘备话刚落,百步外,负责报靶的士卒高喊射中。
李孟羲开心,嘿嘿的笑。
刘备回以浅笑。
被李孟羲领先一步,张飞不服,走过来,啪的一声一拍板车,“再来!”瞪眼指着李孟羲叫战。
注定是张飞输了,硬件软件张飞全都不占优势。
张飞个高,其射击高度比李孟羲高了许多,则其弩箭射出的轨迹,抛物线就平滑。若李孟羲还是趴在地上射击,则射击轨道必然比较弯曲,则减精准。聪明的李孟羲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开始之前,叫人抬来板车,摞了两层,射击高度,直接高出张飞许多。
张飞的身高优势,射击轨道平滑,射击精准的优势,被李孟羲反超了。
张飞力气大,手臂有力,其端弩平稳,手抖动小。李孟羲把弩放车栏上,弩抖动几乎没有,这就又比张飞精准。
硬件方面,李孟羲超越了张飞两项,软件方面,有刘备在一旁负责观察箭失落点,李孟羲能不停微调射击角度。张飞则不能。
再加上,大黄弩上弦又沉又硬,张飞手臂逐步消耗,而李孟羲不用上弦,手一如既往的稳。
李孟羲第十一失,又中百步外靶子。
第十三失,张飞射中靶子。
二十失,李孟羲又中。
共二十失,李孟羲百步射靶,中了三次。
张飞中一次,张飞输了。
刘备叫停,“走,羲儿,下去。”
刘备拍拍李孟羲的肩膀,笑着道,“某连连拉弦,臂膀酸痛,不能再继也。”
刘备臂力强悍,拉大黄弩几十次之后,臂力也不继了。看来开强弓硬弩,是体力活。这是李孟羲想的。
而实则,开强弩的确费体力,但刘备不至于真就没了力气,无法继续开弓弩。
刘备此时终止,是为了照拂众人和气。
李孟羲虽是亲近之人,可毕竟一个娃娃,关张二人,以勇武自持,输给一个娃娃,他二人面上需挂不住。
刘备心思细腻,可见一斑。
张飞摔弩过来,“俺咋个输了?”张飞瞪着眼,质问李孟羲,输不起模样。
刘备笑了,“来来,羲儿,”刘备把李孟羲拉过来,“你与翼德讲讲,为何他会输了,也好让他输的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