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指的问道,“你让人屯田,可发了粮种?”
“发了啊。”李孟羲瞪着眼睛。
“发的何种?”关羽眼角已经带笑了。
“发的麦子啊。”李孟羲理所当然的说着,边把身上的竹筒啊,笔啊,地图啊,田亩册子啊,边从身上往下拿,他还补充了一句,“都是好麦子,我还让人晒干净了呢。”
关羽抚须呵呵笑了,“麦子,不妥的啊,不妥,哈哈。”关羽乐的不行。
李孟羲疑惑的直挠头,他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然后恍然大悟,麦子不对啊,种麦子得水,而似乎,秦汉的主粮是黍子也就是小米来着,麦子并不占主流。
于是李孟羲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奥!明白了,得种黍子!巨鹿大旱,种不了麦。”
“哈哈!”看李孟羲这副蠢蠢的样子,关羽已经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
关羽笑得让李孟羲有些怀疑,他怀疑哪里不对,“难道……不该种麦子,高粱?”
关羽轻咳了一声,笑着摇了摇头,“豌豆。”
李孟羲眉头皱起,略感疑惑的看着关羽,“豌豆?”
“对,便是豌豆,或是大麦,豌豆最好。”关羽说着。
“为何?”李孟羲还是不解。
“因,豌豆长的快,三两月便熟了,二月半种下,五月刚好收,不误下季农时。你要是种麦,种是也能,只是,农时已经误了,你再种麦,下一季,下一年,便又误了。”
关羽这么一解释,李孟羲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是这样啊!”
发现了一处重大的破绽和不曾知晓的知识,李孟羲立刻拿起纸笔把东西认认真真的记了下来,他记的是,灾荒补种方法,及,救急作物种类。
李孟羲在那里写的老认真了,不仅记了豌豆,还扩展了一下,问了关羽好多作物的收获期长短的问题,他还把各种作物的生长期长短按快慢排了顺序,列了表。
关羽最佩服的就是李孟羲这一点了,好学之心令人叹服。
李孟羲的确是傻了一点,他都不知该种什么,出去忙了一天,把种子发错了。
但他傻了一次,明白过了之后,他问了关羽一通,记了一通,分析了一通之后,他便很清楚灾荒救急的作物的种类了。
收起纸笔,李孟羲说,“既然要种豌豆,那豌豆种可有……某想起来了,玄德公送来的粮草,我去卸车,见好多豌豆,某还以为,这是喂马的呢,原来是为今日,啧!”
李孟羲已经懂了,肯定是刘备考虑到补种需要种子,因而在涿州时便把豌豆种子备下了。
的确是如此,李孟羲不懂种地,结果出了差错,而关羽虽然很懂种地,可每日诸事繁忙,他把种子的事也给忘了,要不是天黑时几个屯丁把麦种送回来,关羽都想不起来这件事。
好在,刘玄德有考虑到此时,有所准备,若不然,屯田大计,因种子不足,直接得让大为计划受挫。
刘备这波配合打的是极好呢。
虽隔千百之遥,戮力同心,同成大事,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