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随机应变。如此,便能试出能说会道者。”
刘备关羽暗自点头,皆认为,此面试一法,的确很适合用了选拔纵横之士。
只一个问题,只弄清到底什么是人才,到底人才有多少种类,就这一个问题,就花费了半个上午。
李孟羲恐再这么商量下去,就无暇做纸了,他让关羽先去交代匠人们做纸,然后回来接着谈。
关羽起身离去,屋中只剩刘备和李孟羲了。
李孟羲瞅着纸上所记的密密麻麻的东西,皱眉从上到下的看着。
刘备也是,刘备也记了许多东西,东西多的刘备一看就皱眉。
片刻,关羽回来了,讨论继续。
在关羽出去这会儿时间,李孟羲已略梳理了所谈,整理出了个大概。
他数了数纸上所列明目,说到,“某以为,人才大抵可分,工,户,礼,兵,刑,吏,医,学,商,此诸部人才。
工部者,有锻铁织染,造船建城,寻水挖井,修渠筑坝等一应工技人才,皆可入工部,一应工程之事,也皆归工部统管。
户部者,吸纳安抚流民,查理人口,收缴赋税等,皆归户部。
礼部者,外交四方为礼,招募接待人才为礼,四时之祭为礼,长于交涉长于礼仪者,可入礼部。
兵部者,精通谋略之士,有勇武之士,有练兵造械之能之士,皆可入兵部。
刑部者,取精通司法,明晓刑罚之才。
吏部者,乃掌官职升迁任免,功绩核查诸事,至于取何等人才,某不知。
医部取精通医术之才,并掌管防疫治疫等务。
学部,学,乃学者也。教书育人,刊印书籍,建盖校舍,招收学生之事,归学部统管。另,诸如造纸术之研发,锻铁术军器等研发之事,需高明匠士心无旁骛累年钻研方能建功,故,不妨可简拔顶尖大匠统成一部,诸匠士不理繁务,只精研工技,此学术者所聚,故曰,学部。
至于商部,乃取精通商贸之才,我巨鹿之一地,物货不齐,故需商务人才查四方之产,购补巨鹿之缺。另,平抑境内物价,亦属商部之职。”
李孟羲以后世的六部制为基础,多加了一个科技部学部教育部合体,多加了一个医疗部医部,和一个商业部。
问,李孟羲为何不照搬三省六部制呢,答桉是,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来的人,明明现代社会有更高明更先进的诸多政体构架可以参考,为何还要用三省六部这落后玩意儿。
就说,想大兴教育,三省六部制中,可有专门负责教育事业的顶级部门吗?没有。没有顶级权利部门,如何能有足够的资源去发展教育。
同样,想大力发展医学,想向百姓们传播卫生知识,也得有一个强力的部门,而三省六部中,医只是在工部之下,地位并不高。
还有,重要的科技部,需要给高级匠人以显赫的地位以激励匠人们的创造力,古来匠人都是社会底层,要激励匠人得给高的社会地位,可三省六部制,根本就没哪一部是真正给匠人显赫地位的。
唯一和匠人沾边的,是工部,可这个工部,是工程部门多过像技术部门,工部的大抵政务是盖个宫殿,修个城墙,或是去挖个运河,这类的浩大工程。
工程部跟科技部有相似,可二者并不相同。
封建时代的六部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李孟羲的需要,故而,他对之加以大量改动。
本是在讨论试题的事,李孟羲在说试卷分类的同时,把下一步各类人才的分派使用也一并说了初步的想法,刘备和关羽沉思起来。
良久后,对李孟羲足够详实的计划实在提不出什么整改意见,刘备和关羽对李孟羲道,“羲儿,便按你的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