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太子魏王(1 / 3)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就是如此。

西征燕国似乎是举国都应当侧目的大事,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件对西燕国来说,几乎关乎着国家存亡的大事,对大唐来说,只是一场可以输得起的远征,一直在关注这件事的,只有兵部和枢密院。

来自安西的奏章进入了帝国的中枢,经过理藩院后,到达了李世民手中,在读完手中奏章后,李世民很是愤怒,太极殿中的诸位宰相都能够感受到李世民的情绪,但最终李世民将所有情绪压住,说道:“西域习俗已久,短归大唐,还不能移风易俗,朕应当理解,传圣谕到安西大都护府,让河间郡王派出使团,代表朕前往神临城,庆祝无遮大会召开。”

见李世民没有被冲昏头脑去发动一场见不到结果的远征,坐下的诸位宰相都松了口气。

在座的每一个人,手头都很忙,几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李世民缺少任何一个宰相,都会导致朝廷事务堆积。

……

诸位宰相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洛玄辰,在贞观这八九年间召开的数百次政事堂合议中,他有几乎一半都没有参加。

因为他经常不在长安。

他是吏部尚书,负责为朝廷选拔官吏,号称天官,他在政事堂的排位虽然靠后,但权力极大,如果仅仅是过去一两百年的吏部尚书,那权力范围大致还能摸得清,但现在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便是科举的大范围推行,这项政策到底要如何推进,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决定了大唐未来数十年乃至于百年的官员水平和素质,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大计。

尤其是在洛苏提出给胡人分开榜单和科目考试后,洛玄辰就想到了在大唐内部也这么干,因为在大唐内部,教育水平也非常的不均衡,有的州县,比如河西的诸州,以及岭南诸州,可能一百年也出不了一個进士。

洛玄辰在大唐几个关键的州召见了许多人,调研关于这项政策的接受程度,以及看怎么在地方推行完备的科举更为合适,所以一半时间都不曾待在长安,但调研了很久之后,洛玄辰取消了这个想法。

因为阻力太大,传统士族非常强的几个地区,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换句话说,也就是朝廷官员最多的几个地方,都反对这项政策,而且理由也非常正义,“为国选才,以才而,朝廷难道是歧视我们的出身吗?”

在分州取士的政策破产后,科举在各地的铺开可以说是比较顺利。

非常反常识的一点就是,科举对士族实际没有那么大的威胁。

因为读书是个费钱的事,对各地士族来说,他们几乎见不到坏处。

因为以前的经济形式,导致士族在本地当官是优解,但随着重内轻外的发展,中央权势越来越重,天下士人削尖了脑袋往中央而去,甚至出现了外州官在京官面前,自动低一级的说法。

进士科要经过县、州、吏部选拔,容貌、才能、品德,都要俱佳,这明显就是在选重臣。

以前的士族想要出仕,都需要盘根错节的利益交换,推荐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许多有大才的士人,甚至要先给诸侯王当幕僚,或者给外戚当幕僚,才能走当官之路。

但现在呢?

只要报名参加科举,然后就可以凭借着从小学习到的东西,以及出身豪族的见识,成为进士,朝廷要授官的进士。

光明正大,凭借能力走来,这是堂皇正道,这是新的鄙视圈层,即,我是进士,而你是依靠祖荫来的。

世家大族的子弟什么都比,而进士身份,将会是他们攀比的一个新东西。

……

吏部堂中,洛玄辰正细致的看着贞观八年末的诸州官员考核政绩,以及还未曾授官的备选官员资料。

吏部尚书为什么被称为天官,因为他是真的权力大,只要洛玄辰愿意,他可以合理合法的让一个士子,一辈子都当不了官。

“噔噔噔。”

一道脚步声从外间走进,而后走到洛玄辰身边,洛玄辰一抬头,是吏部的主事之一,他脸带着讨好的笑容道:“尚书大人。”

洛玄辰眉头一挑,虽然以洛玄辰的地位和在士林中的声望,称呼大人也可以,但一般只有年龄明显小的才会这么喊,大多数都会称呼他洛尚书。

无事献殷勤,洛玄辰心知这是有事,于是肃然问道:“有何要事?”

那主事左右看看,然后低声道:“尚书大人,有请柬递过来,是魏王府那边。”

原来如此。

怪不得这主事说话这么殷勤,没想到竟然是为魏王过来搭关系。

洛玄辰心念电转,缓缓道:“我和魏王不曾有什么交情,宰相和藩王也不应当私下相见,还请回禀魏王。”

说罢就不再说话,那主事见状也只能悻悻离开,果然如此。

等到主事走出去,洛玄辰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这不是个好的信号,魏王请他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希望自己在选拔官员的时候,给他行些方便,自古皇子结交大臣,都是怀有不可告人之心。

洛玄辰放衙后,思索了一下,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转身先去了周郡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