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想法,知道太子现在是就是烫手山芋,都想将对方推上去弄死。可其他皇子未必这么想,像庸郡王,若能登上太子之位,他一定不会放过。
毕竟这可是他唯一的机会。
就是不知道延平帝愿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公孙夏颔首赞道:“没错,殿下说的是,圣旨都还没来,大家也不用惊慌,
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事未必没有转机。”
但等送走众人后,独自面对刘子岳时,公孙夏又看了一遍陈怀义的信,叹道:“殿下,这圣旨恐怕有八成的几率会到南越,咱们得做好准备。”
刘子岳眯起眼:“相爷,这圣旨未必是坏事。我非嫡非长,拿什么跟他们争?有了这道圣旨,我就有了名正言顺的机会。”
有时候借口也是很重要的,没看那些造反的很多都打着什么“清君侧”的口号,又或是护驾的旗号吗?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有时候“正统”这面大旗好用。
因为这天底下的文人能士从小受的便是忠君思想的教育,有一部分人脑子一根筋,就坚持要认可正统,忠于朝廷,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哪怕忠诚的皇帝是个搞得天底下民不聊生的昏君,他们还是一样的效忠于皇帝,效忠于朝廷。
说好听点,这叫忠义,说难听点就叫迂腐,被洗了脑。但这种人也是最好用的,一旦你占据了正统,哪怕从未见过你,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你。
“殿下莫非是打算以身涉险,去京城?”公孙夏还是有些不赞同,京城的水太深了,他们在京城毫无优势可言。但在南越就不一样了,自给自足,可攻可守。
刘子岳轻轻一笑道:“当然不。这道圣旨我要,但去京城当那等傀儡太子,做他们角力的背锅侠,我肯定不做。”
公孙夏见刘子岳的表情笃定,心下有了猜测:“殿下莫非是有了主意?”
刘子岳只有四个字:“金蝉脱壳!”
***
京城,自钱茂提起平王之后,朝堂上支持晋王的声音便多了不少。
比起履历平平,毫无建树的平王,显然晋王在大臣们心目中的声望更高,就连中立的大臣,还有些纯臣也下场支持晋王。
这可不是晋王乐意看到的。
要是以前这些人支持他,他肯定高兴,但现在这种风口浪尖,越多的人支持他,父皇恐怕就越忌惮他,怕他是第二个前太子,要是他真的被这些大臣们强推了上去,只怕父皇要寝食难安。
因此一看风向不对,晋王便让底下的人也转而支持平王。
陈怀义心里自是万分不愿的,但他若是不表态,不顺着晋王的意思办事,只怕他的身份就瞒不住了。所以他面上非常赞同,朝堂上也第一个跳出来转而支持平王,妥妥的晋王党第二人。
有了晋王的人马支持,又有钱茂等人高呼,朝中支持平王的人开始占据了多数。
平王这个名不见经传,十来年没回过京城,都被大家忘到九霄云外的皇子竟难得的成为了京中的大红人。
甚至这时候还有人想起了平王未曾婚配这事。
对于这种情况,延平帝当然乐见。
立京城这几个年龄大的儿子他都不放心,立还未成年的,也完全无法与晋王等抗衡,还是平王最合他的心意,平王即便做了太子,那在京城也没什么势力人脉,只能听他这个父皇的。他让打那,他让做什么,平
王都得乖乖配合,还能堵住大臣们天天喋喋不休的那张嘴。
皇后看出了延平帝的心意,也赶紧表态。
“陛下,臣妾听闻老七这些年可是越发长进了,臣妾觉得他就不错。傅康年和陈怀义这两个老东西,非要推荐子安,子安是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吗?只知道吃喝玩乐,哪是那块料,还是交给老大、老七更让人放心。”钱皇后故意提了晋王。
延平帝的眉头皱了皱,想起陈怀义和傅康年的上蹿下跳,心里就有些不高兴。
他倒没怀疑皇后,毕竟钱皇后一直表现得善解人意、与世无争,对所有的庶子都很好。哪怕是对太子,也从未落井下石过,当初还劝他从轻发落太子。
“皇后你就是过谦了,子安有孝心,虽然做事冲动了点,但为人仗义,比他几个哥哥好多了。”延平帝夸道。
这种话钱皇后可不会当真,她柔柔一笑:“那是陛下您偏疼他,他就跟个小孩子一样,想一出是一出,没个定性。倒是老七,都差不多十年没见他了,也不知道他长成什么样了。臣妾还记得,去南越之前,他可怜巴巴地跑到臣妾宫中说没银钱的样子,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晃十年就过去了。”
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也是臣妾失职,老七都这么大了,还没说亲,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回头臣妾将京中的贵女名册都拿过来,好好挑,回头再问问老七的意思,看他喜欢什么样的,一定要娶个合他心意的王妃,这样两个人才能过到一块儿去,和和美美的。”
钱皇后以前是不想沾这事的。但现在延平帝有了立刘子岳的意思,也就由不得她漠视此事了。否则就是她不提,等刘子岳回京,延平帝也会提这事,朝中大臣们也会提这事。
她主动提起还可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