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琐碎趣事(1 / 2)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娄家夫妇便带着娄晓娥,走出自己的房间,显然他们也不适应这里的环境。看着坐在外面的何平安,娄半城揉搓下略显憔悴的脸,换上招牌式微笑:

“何处长,我起的就够早了,没想到您比我还早!”

“呵……你想多了,我就是单纯的睡不着!娄先生,现在是港九,你应该称呼我为何先生或者何生。还有,在这里你是我的雇主,我是你的临时保镖。你见过哪个老板想要休息,还要过问自己保镖的!”一夜未睡的何平安,丝毫不见疲惫。

“抱歉,何先生,昨晚刚到有些不适应。”娄半城知道何平安这是不满昨晚自己的表现,赶忙解释。

“想必娄先生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待,我去叫徐先生,咱们这就出发!”响鼓不用重锤,何平安挥挥手,制止了娄半城的道歉,转身去叫老徐起床。

“娄先生、何先生,咱们现在的位置是在新界北。新界这个地方1898年被英国殖民后,并没有像香港岛、九龙一样被开发,如今依旧贫穷落后。如果想要挣钱的话,还得去香港岛、九龙转转。”老徐来之前做过功课,此时作为向导为二人介绍着港九的情况。

“照你这么说,新界的土地应该很便宜。虽然不适合挣钱,但开工厂倒是个不错的选择!”经过何平安的提醒,娄半城已经进入角色,目前看来,状态还不错。

“娄先生、徐先生,挣钱的事可以稍后再考虑。我觉得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去办理香港的身份证。免得一会儿,被街上的警察抓起来!”何平安可是知道,这个时候香港警察都是些什么货色。不知道现在新界的探长还是不是雷洛。

“何先生放心,自从家里遭灾,港九政府便承诺:只要进港就是香港人。不过您说的也有道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出门在外,还是谨慎些好!娄先生,您的意思呢?”老徐知道娄半城不会反驳,不过必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看在那一半黄金的份儿上!

(1960年因为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广东出现大规模逃港潮。香港各界人士对他们给予了帮助,港英政府也承诺只要到港就是香港人。1974年开始施行抵垒政策,只有到达港九市区才算香港人。)

娄半城自然不会反驳何平安,随后一行人搭上电车,赶往九龙。而后,乘坐轮渡抵达港九的核心香港岛(红磡隧道,1969年动工,1972年通车)。得益于此时港九大部分人都是大陆过来的,何平安一行并没有受到,八九十年代那般歧视。

从港九市政大楼出来,何平安看着身份证上何东方的名字,莞尔一笑。随后用力猛吸一口,随后屏住呼吸,良久才缓缓吐出胸中浊气。何平安用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的空气一点儿都不甜。

“娄先生、徐先生,马上都快中午了,咱们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再去裁缝铺置办几身行头!放心,我请!”何平安看着面露难色的老徐和娄半城,晃了晃刚刚‘捡到’的钱包

“何先生……!”老徐看着何平安手中的钱包,笑笑没说话。那个钱包的主人他,认识。刚才市政大楼,一个英国佬见自己一行人穿的破烂,用英语说他们是乡下的贱民不配住在港九,并埋怨港九政府不应该收留北方的难民。

当时听到那个英国佬的话,把老徐吓坏了。他倒不是担心英国佬找自己一行人的麻烦,主要是怕何平安受不了窝囊气。这里现在毕竟还是英国人的地方,万一起了冲突非常麻烦!老徐见何平安半天没动静,还以为他顾全大局没有轻举妄动,没想到……

因为一路舟车劳顿,包括何平安在内,均没有什么胃口。一行五人只是找了个面馆,吃了份云吞面。面馆老板人不错,在得知何平安等人从大陆过来的以后,特意给每人碗里多加了些面条。

既然是做衣服,又是在香港岛,没道理不去皇后大道的得己立街逛逛。不提张阔海的本事,就凭‘哥哥’两个字也得去光顾一番。

这个年代的港九还没有服装店,人们穿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做,条件好的则去洋服店请裁缝量体裁衣。更讲究一些的有钱华人,甚至会专门去上海重金请老资格裁缝定做。

“老板,我们要买衣服!”得己立街一家门面最大的裁缝铺,何平安推门进入,就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裁剪布料。

“几位,我们这里只接受定制,不卖成衣!”男子抬头,看着五人逃难的打扮,稍显错愕,而后为难道

“每件加二十!”何平安从自己打着补丁的口袋里掏出金牛晃了晃。

“好,就算被人骂一顿,我也要助人为乐!看你们几位的样子,是从北边过来的。刚进港岛就能找到我的洋服店,咱们缘分不浅!”资本主义嘛,没有什么是钱不能解决的。

看着‘义气千秋’的男子,何平安笑道:“敢问老板尊姓大名?”

“我叫张活海,老家粤东的!打小做衣服,已经几十年了!不是我吹水,在港九洋装这方面,我是这个。不信你看……”张阔海指着墙上的照片他和马龙·白兰度的合影,自夸道

何平安转头看着张阔海和马龙·白兰度的合影,会心一笑。还真是他……,随后打量一番四周,希冀遇上那个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