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老钱恍然,丽娜姑娘喜欢捉弄人,他们早就知道,连忙将大门打开:“来……客人请进,客人请进——”
“小师妹,你怎么先进来了?”听到丽娜说话的柴旺知道又受了捉弄,却是一点也没生气,憨憨一笑,背着大大的褡裢走进院来。
“丽娜姑娘慢走,我先进去,禀报老爷一声。”老钱待柴旺进门,重又插上门闩,忙和丽娜打个招呼,抢先急急往里而去,任丽娜二人自己慢慢朝里走。
++++++++++++++++
朱文琅最终还是决定,与唐玥一起向西,回川,追踪那位聚龙山上见到的“戴先生”,也就是成都永昌侯府的管家戴青海。
这是他与“铁丐”周源认真商议之后的结果。
以目前来看,与天一盟有关的事,无论是各地灭门案,又或是皇宫内侍卫统领上官雷遇刺,少林普叶大师中毒,在西安遇到梅罕,自己在邛县遇伏,都发生在江湖之中,且因有梅罕的出现,将这些事都串在了一起,了解到了天一盟的一些内情。
正如周源所说,对于这些事,朝廷的力量很难插手,只能继续依赖上官世家、唐门、丐帮,甚或还有少林武当这些江湖门派势力的支持,继续深入查下去。
换言之,当时自己出京之时,洪武皇帝朱元璋令他与何文灿两人,从江湖和朝廷两条线进行查办,虽说并没有听到何文灿那边有什么进展,但即算是有什么发现,自己这边只怕也很难借力。此次回京师,所能做的无非也就是将已经知晓的详细信息当面向朱元璋禀报一声而已,禀报完之后照样还得出来继续查,继续寻找害死“雷霆剑”上官雷的真凶。
既是如此,还不如再好好写一封详细些的书信,将已经知晓的线索,包括一些判断分析写清楚,送回京师便可,而眼下在聚龙山上发现的“戴先生”,已经是一条十分可疑的新线索了,若能紧紧抓住,继续追踪,说不定又能抓住一些天一盟的尾巴。
思虑再三,朱文琅觉得周源说得有理,他也相信周源这个老江湖对事情的判断,故而最后还是决定与唐玥二人一起去追踪那戴青海。有丐帮各地分舵的弟子随时盯着,不怕那戴青海能飞到天上去,总能顺着他找到老窝,看看是否与天一盟有关。
更重要的是,这位戴青海竟然是永昌侯蓝玉府中的管家,若是戴先生与天一盟有关,那么永昌侯蓝玉是否也与天一盟有关?如若真是如此,便是天一盟这件事上,江湖与朝廷这两条线真正产生了交点,对于彻底揭开背后的隐秘,必然会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自然,出发之前,朱文琅便写了一封厚厚的书信,将已得的线索细细写明,准备令襄阳的衙门速速转呈京师,交给何文灿,再由何文灿呈报给朱元璋。
只是,在周源的郑重提醒之下,为免产生误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有些还须进一步确认的事,信中便暂不提及了。
譬如此次追踪的戴青海的身份,便并未提及,毕竟事涉蓝玉,一位领后的永昌侯爷,在还未确认蓝玉与天一盟确实有关之前,若是轻易告知了朱元璋,以朱元璋这几年杀了这么多开国功臣的性子,只怕立时便要拿蓝玉开刀,万一此事有误,又或是仅是戴青海个人与天一盟有关,而蓝玉并未牵涉其中,岂不是冤枉之极?
此外,上官世家的“黑白剑”上官智,还有唐门中也可能有人在天一盟中,在周源的解释下,朱文琅也没有提及,只以“用剑的高手”和“用毒的高手”来代称,以免朝廷误认为上官世家和唐门都牵涉其中,令两大门派都受到牵连。
将书信交给襄阳知府李建昌,令他以公文的形式,安排专人经由朝廷的驿路,以最快的速度,直报京师。朱文琅有金牌在手,这种事,李建昌丝毫不敢耽搁,当夜便已有几匹快马从衙门中奔出,直朝京师方向而去。
此外,朱文琅也给正在山东上官世家的上官灵去了一封书信,简单说明一下情况,让上官灵在门中完事后去成都碰头。
从襄阳入川,只有两北两条道,一条是从朱文琅唐玥二人出川的水路,逆长江而上。顺水时十分迅速,但逆水行舟只怕须得多花上五六倍的时间。另一条便是由北路入川,如上次朱文琅过汉中府,越秦岭入川,乃是陆路。根据沿路丐帮传来的消息,那戴青海走的正是这条路,乘了一辆马车,倒也十分迅速,才几天已赶了好几百里的路程。
朱文琅与唐玥二人便也马上动身,跟在戴青海的后边追过去。
至于“铁丐”周源,因还要顾及丐帮的事务,并未与朱唐二人同路走,只是约好了尽快赶到成都碰面。
骑马毕竟比马车要快上许多,朱文琅唐玥二人又着急赶路。一路上朱文琅都随时与沿路的丐帮分舵保持着联络,随时了解戴青海的行踪,不到十日,这日刚到金州府(今陕西安康市),便已追上了戴青海,据丐帮弟子来报,戴青海这日正歇宿在客栈之中。
此次乃是要跟踪戴青海,争取通过戴青海找到天一盟的线索,而并非要对戴青海本人不利。据聚龙山的老大王旭所言,戴青海本就不通武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是他身边的那个“木先生”武功极高。可奇怪的是,根据丐帮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