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挪移第一层心法而已,非是杨逍悟性不足,只是因为内力不足罢了。
“我所修习的内功,名为"九阳神功",出于《九阳真经》,据传《九阳真经》乃是达摩祖师亲手书写的一部经书,夹在四卷《楞伽经》中流传下来,机缘巧合之下为我所得,乃是佛家心法一脉。而文琅你所修习的"周天养生篇"内功,虽则蓬莱阁传出,未知其渊源来历,但从心法路数来看,则属道家先天纯阳内功。佛道两家,各有所长,但其中正平和,极重奠基,却都有共通之处,故而这两门内功心法,都是讲究固本培元,基础打得极牢,也都十分注重"顺其自然"的修习心境,文琅你在十年之中将周天养生篇练到七八层,便是因为你的性子,符合了道家练功先天自然的要旨,如今你的道家先天内力,已有了七八分的底子,只是被打乱了散于各处经脉,不受调息控制,却并非宣泄于外,仍在体内经脉之中。我要传你的这套"乾坤大挪移"心法,正是教人如何巧妙搬运体内真力,贯通奇经八脉,自由如意地运转于全身各经脉之中,充分挖掘潜藏于各经脉之中的潜力,并以最为省力之法运劲而出,正好可将你散于各处经脉处的零散内力集聚归一……”张无忌解释道。
原来,那夜朱文琅本身内功已是极强,但被那“如意神剑”余庆峰震散护身真气后,真气游走于全身各处经脉,若借外力将散走的内力导引归经,纵是张无忌出手亦极为吃力,且见效太慢,唯有一个办法,便是教朱文琅这套“乾坤大挪移”心法,让他自己学会如何导引内力,重新疏经归脉。
只是此时朱文琅与当年张无忌又有些许不同。
张无忌当年在幽谷之中,终日与白猿为伴,别无他人,练那九阳神功也只是闲极无聊,练来打发时日,后来才知不但对医治自己的玄冥神掌之伤极为有益,更是一门震古烁今的神功。
练成九阳神功之后,张无忌又是机缘巧合,在布袋和尚说不得的“乾坤一气袋”中打通了任督二脉,再在光明顶地道中修习乾坤大挪移心法,半日而成,此时朱文琅却是任督二脉不通,而且散于奇经八脉中的散乱真气仍未集聚。
张无忌便格外小心地指引着朱文琅先在十二正常经中运转第一层乾坤大挪移心法,再在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二脉中运转,一点一点将零散真气聚集,如此练了半月有余,朱文琅才好不容易将那阴维阳维中的散乱真气聚集一起,并在张无忌的助力之下,携力冲关,贯通阴维阳维二脉。
朱文琅还嫌费时太久,后来听张无忌道是若是普通人修习这乾坤大挪移心法,快者七年可成,慢者十四年方得有成,想着自己也不过花了半月功夫,朱文琅又有点高兴起来,涎着脸求师父张无忌教他第二层心法,却被张无忌骂了一顿,令他安心下来认认真真先将阴跷阳跷以及冲脉带脉中的第一层乾坤大挪移心法练成再说。
朱文琅一脉接一脉地练去,方觉这乾坤大挪移心法果是非同小可,调运内息搬运周天之时只觉内息涌动,有如澎湃之江,与以往未练之时大有不同,心中不觉对张无忌的武功修为越来越佩服,未料到张无忌不但医理精湛,单论武功也已不愧天下第一高手之称,只怕连少林方丈普云大师,上官门主“绝情神剑”上官望,唐门门主“飘雪仙子”沈园雪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这种感觉,令朱文琅对这位师父几乎生出一种崇拜的感觉,心中愈觉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