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宛平城(1 / 2)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044 字 4个月前

中午时分尤为炎热。

校园里,往日少有的淡蓝色身影,如今到处都是。

淡蓝色上衣,黑色裙子,有人面容清秀,拥有一头乌黑而浓密的长发,有人剪了短发,却散发一股飒爽气场,有人似如兰花般清幽温婉,有人仿佛江南水乡般温婉柔美,这些女生相貌和气质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她们手里皆捧着一本算学书籍。

所有女生端坐于长凳上,借助树荫提供的阴凉,一边吃着自带的干粮,一边看书学习,这一切元素构成了中华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民国女生群体。

她们独立自主,敢于抛头露脸,大胆追求自由和平等,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着。

“祝你们金榜题名。”作为干饭人的余华,看着道路两侧长凳上这些刻苦努力的女孩,心中默默送上祝福,随即走向干饭人的圣地。

对他来说,这些女孩,都是曾经的先驱者,值得尊重。

研发进度这边,花了一上午的图,转炉结构设计已经完成40%,晚上加把劲,应该能完成氧气顶吹转炉最后一块拼图。

是的,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整整40%。

一是因为自己和庄教授越来越默契,双方配合和沟通效率极高,二是庄教授的自身实力。

设计狂魔!

庄教授对机械和工业方面的天赋超乎寻常,如果仅用一个机械天才二字形容,余华觉得是不怎么恰当的,这位大佬完全就是机械方面的妖孽级存在。

对于所有机械结构了如指掌,余华往往只需要说一句话,庄教授就能举一反三,啊不对,举一反三不适合用在庄教授身上,应该是触类旁通。

紧接着……

设计灵感直接爆炸那种。

最重要的是,不止机械方面如此,庄教授在应用化学和工程化学方面,以及武器设计方面等等,皆是如此。

说句老实话,余华为庄教授表现而出的学术水平和天赋感到震惊,以他的综合实力来说,绝对是一位彻彻底底的战略级科学家,这种层次的科学家应该名动于历史长河之中,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庄前鼎教授并不出名,甚至平平无奇的感觉。

这不符合常理。

但……世界上往往就会出现很多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余华对于庄教授为何不出名的事情不予深究,来到干饭人圣地,成功被打饭阿姨赐予两个粗粮馒头和一碟碎腌白菜,外加一盒红薯稀饭。

今天食堂的午饭还不错,除了荤,素菜搭配合理,还有红薯稀饭能让余华感受到一丝家乡的味道,毕竟他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红薯稀饭。

只不过,1937年的红薯稀饭,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香甜可口。

红薯稀饭配碎腌白菜,右手拿着粗粮满头,余华不慌不忙吃着这顿午饭,这顿1937年七月七日的午饭,享受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刻。

坐下来,用双眼和心去感受着这个铭记于所有中华人内心之中的日子。

井然有序的打饭队伍,浓郁的学术气息,宁静的校园,一位位闻名于历史的国学大师和顶级教授,还有一直穿着黑色长衣且沉默寡言的梅贻琦校长,这是1937年的清华园,这是他步入清华园以来,双眼所看到的东西。

浓烈的爱国热情,炽热而滚烫的鲜血,还有一声声铿锵有力为了中华和四万万同胞而喊出的怒吼声,数十年来,清华园的上空,这些东西从未断绝,胸腔之中来自于前身余桦的心脏,零距离感受着仅存于这个时代的清华园,感受着即将到来的日子。

它有力的跳动着,但它却在迸射滚烫而蕴含愤怒的鲜血,因为,今天的日子,脑海之中的记忆,让这颗心脏感受到了一股无法抑制的愤怒。

“今日过后,一切都将变化,留给我的时间所剩无几,我会比以往更加努力。”余华慢条斯理的吃着粗粮满头,双眼凝望食堂门外的天地,轻声自语,再次坚定自己的内心和意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留给自己的机会很多,自己要做的就是——

努力,努力,再努力!

坚持下去,不去理会旁人的目光与言语,做好自己,直到可以扪心无愧对自己和这个时代说我没有愧对这次穿越的时刻。

前进,余华!

……

日落西山,夜色渐渐降临。

丰台,卢沟桥,宛平城外。

隶属于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的第三大队,由少佐大队长一木清直带领,于宛平城直线距离大约二公里的河对岸位置,展开日常军事演习,演习内容为进攻卢沟桥守军。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击声接连不断,一枚枚70毫米炮弹犹如雨点般落下,这是日军大队级支援火力九二式步兵炮。

炮兵轰,步兵冲。

待炮击第一时间结束,第三大队所有日军呈现进攻姿态,机枪火力点射,掩护步兵部队进攻,而步兵部队则依托地形,快速且稳定的向六百米外预定位置,发起进攻。

猫着腰,呈现最佳战斗状态,步伐快速而矫健,在小队长和军曹的指挥带领下,一支支进攻部队很快突破防线。

精锐。

当真是精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