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这是心动的感觉(1 / 2)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169 字 4个月前

你对德国制造一无所知。

“是的。”看着陈康的反应,庄前鼎心中叹了一口气,但也能理解,毕竟陈康并非机械专业出身,从未接触过高端机械制造领域,对于德国制造缺乏常识性概念,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次,轮到陈康陷入了沉默,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情绪。

因为这批德制设备,军工局的60毫米迫击炮和中正式步枪项目,研发时间由三个月与一年,缩短为十五天和十天。

他该说什么?

不知道。

言语的力量在此刻显得过于苍白。

“局长,这批设备大概什么时候到?”余华脸上的‘震撼’之色终于褪去,双眸凝视陈康,询问道。

陈康回应道:“由于这批设备特别重,加之延马公路状况很差,不下雨的话,大概7天,下雨的话则需要15天以上。”

之前余氏七塔原型机组耗费整整二十天才运抵根据地,其主要原因就是那段时间接连下了好几天的暴雨,道路泥泞湿滑,非常难以运输。

这个情况若是放在战时状况,他们只能选择以往的老办法,将原型机组沉江破坏,不留给敌人。

听到这个时间,余华点头,总体来说时间并不算很迟,能够接受。

“陈局长,鉴于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我认为立即着手建设延马公路和榆神公路,完成钢铁厂—原料供应地与根据地—外界的主干道,采用水泥路基,前期采用土法烧制水泥,后期建立回转窑水泥厂共同生产水泥。”

这时,庄前鼎出声说道:“我这里有完整的土法烧制水泥工艺和回转窑水泥生产工艺,技术上不存在问题,非常成熟,土法烧水泥三天内就可生产第一批水泥,用于道路建设。”

经过临行之前的前期预研,庄教授已经成功建立一套适宜根据地总体水平的回转窑水泥生产工艺,以小型回转窑和球磨机为核心设备,送料由钢质传送带构成,每天可生产十吨水泥,年产量达三千六百五十吨。

这座回转窑水泥厂很小,但意义在于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土法烧制水泥则异常简单,造个立式土窑,将粉末状石灰石和粘土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与高炉矿渣、石膏吸墨,最终产品便是水泥。

“我明白,根据地交通体系由延马公路和榆神公路项目开始,均由总务科负责,立式土窑和回转窑水泥厂由工务科负责,矿产资源科务必保证石灰石、黏土和石膏的供应。”陈康点了点头,表示清楚。

“关于公路建设,我提个建议,我们可以采取多段线路同时施工的办法,将延马公路和榆神公路分为若干个小段,就拿延马公路举例,马头关到南庄,南庄到老虎沟,老虎沟到延长,延长到延城,总共分为四个路段,同时进驻四个施工队,建设效率提升了四倍。”余华举了个手,向众人给出建议。

“多段线路同时施工?真是个好办法,就采用这个方案。”陈康仔细斟酌思考,很快发现这个办法的好处,当即拍板敲定道路施工方案。

“……”

赵书和何岩听到这个决定,陷入沉默。

这个办法好是好,问题在于建设效率提升了四倍,也就意味着水泥消耗速度和原料消耗速度提升了四倍,作为工务科和矿产资源科的负责人,两人陷入了头疼状态,目光不由自主看向老大陆远。

水泥消耗和原料消耗倒是小事,无非多建几个土窑,多用几次炸药开矿,但最严峻的问题是……

怎么运输?

察觉到两人的目光,陆远也只能硬着头皮看向陈康,提醒道:“首长,我们的运输能力跟不上,现在运输股所有登记车辆均在运输物资与原料,没有剩余车辆满足原料运输和水泥生产供应的巨大运输能力缺口,按照两条公路每天消耗二十吨水泥计算……我们每天运力必须达五百吨左右。”

假设两条公路共计每天消耗水泥二十吨,采用多段施工意味着消耗量提升到八十吨,根据一吨水泥三吨料标准,原料运输总量高达二百四十吨。

但这还没完!

原料运输到土窑,这个过程要二百四十吨的运力,土窑烧制完毕,再运到施工现场,又是二百四十吨运力,每天要480吨。

这是什么概念?

当前军工局总务处运输能力每天极限仅为100吨,若是要满足两条公路同时多段施工,则意味着运输能力必须提升4.8倍。

如此巨大的运力缺口,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五百吨运力……”陈康听闻这番话,眉宇微皱,倒是没有张嘴就让总务科去搞车辆,因为根据地现在基本无车可用。

为了筹集如今的每天一百吨运力,根据地基本掏空了家底,所有的马车、牛车、驴车和汽车的等等交通工具全都用上了,就连红军各部都无车可用,全都支援战时生产计划的建设任务。

要搞五百吨……

哪里去搞这么多的车辆?

会议室一下子寂静起来,大家都明白这个情况意味着什么。

“大家不用着急,关于运输方面的问题,我已经研发了一款拖拉机,标载三吨左右,超载极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