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就是非也~出兵要有充分的理由才行。即便张须陀不降唐,李渊也必然行先礼后兵之策,此乃惯例。如此再出兵伐张,便可塞百姓之口。”
“嗯!先生此言在理。呵呵!这么多时日了,估计说降招安使者已到眉县城中了。”
“是啊!杨某这一路也这么想的。但愿张须陀能不被高官厚禄所吸引!”
叶东临说到这,不由有些皱眉,这也是他这一路既担心又不担心的事情。
不担心是因为自己了解这段历史;担心则是怕自己这只穿越来的小蝴蝶也许会改变既定的历史也说不定。
“先生以为李渊招安张须陀有几成机会?”
李靖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趋势。
“只要后方这汉王杨谅不降唐,张须陀没理由降唐。就算杨谅对唐朝俯首称臣了,张须陀也极有可能为大隋尽忠,不做唐臣。早晚一战!”
“螳臂挡车尔!”
“其实最佳应对方式便是边打边撤,在大山中以各种天险关隘阻挡势大唐军,消耗唐军为上策。”
“杨谅灭亡只在朝夕间,何况张须陀仅仅10万人马。”
“贤弟还要去投李渊么?李渊手下可是人才济济,不缺领军大将的。再说其次子李世民原本就是帅才,贤弟去投唐,犹如韩信投楚,何必呢?”
“投是要投的,李渊乃是天选之子,天下无出其右者!贫道算过命格,需投明主方能一展平身所学。只不过,愿从先生之言,先观察下局势再定。”李靖说完,举杯喝茶。像是心中所有疑问得到了解答般的轻松起来。
“贤弟不如考虑跟为兄去西域~”
“NO~还是如先生所言再看看。呵呵!再说西域现今哪里如先生所言一如静水般,听楼下西域胡商说,突厥人已经卷土重来了。中原王朝势弱之际,突厥再次强迫西域三十六国认主。西域如今乱的很呐~”
“哦?”
叶东临闻言不禁大惊,忙在脑海中搜索着突厥人的踪迹。
果然,记忆的历史片段中有西域又被逃往西方的突厥人杀回马枪再次入主西域的章节。
好杀的突厥骑兵趁中原动荡无暇西顾之时,强迫部分西域城邦小国重又归属了突厥,不再承认隋朝统治。
叶东临起身背手来回转了几圈,也不顾及裴蕴和李靖等人在场。
看来自己少算了一些东西!叶东临默念着。
“药师贤弟可曾听到突厥兵犯玉门?若玉门危机武威于仲文将军势必腹背受敌,必然选其一边投靠。”叶东临问着李靖。
“倒不曾听说,恐突厥一时也不敢东犯吧?如此说来,武威于仲文部极可能投唐。”
“嗯!降唐以抗外辱必然也!好在眉县张须陀拖住了李渊,这让武威于仲文有了回旋余地。”
叶东临想到这里稍显轻松些了。
心想,如果于仲文在自己未到武威城便因抵御突厥而联合李唐,那自己中兴大隋的愿望将最终竹篮打水。出路便只有到终南山隐居或拜师修仙了。
“如今形势之下,先生还要坚持去西域么?”
“当然!西域乃是大隋国土,今受外敌侵扰,我等中华儿女岂能坐视不管?” 叶东临一脸正色挺胸抬头凌然说道。
“就像自己手握雄兵百万一般架势,兵呢?”
红拂女张出尘忍不住怼了叶东临一句,说出了大家都想问的话。
“武威之兵!眉县之兵!不都是杨某的军队么!数十万人马就在眼前,你等看不见吗?”叶东临一把推开窗自信满满的答道。
“呵呵!原来先生一直说的有兵,就是这两处大隋旧兵啊!哎呀~”
李靖总算知道了叶东临一路以来故弄玄虚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