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6 / 9)

笑了笑 。

“ 不 , 我只是想明白要做什么 。“

慕容凛问他 :“ 那么 , 你想做什么 7“

元泗没有回答 。

但数月后 , 慕容凛知到了答案 。

带着数百下属离开北燕后 , 元泗以 “ 江回 “ 之名 , 游走在雍州至魏兴一带 , 一 8

招揽流民并与匈奴作战 , 短短数月内声名鹊起 , 麾下将士从数百至数万 。

但这支兵马 , 并不属于任何一方 。

这数月里 , 南周亦生大变 。

新帝李需的宠妃陈贵妃骤然离世 , 新帝因此伤心欲绝 , 于不久后暴毙 , 流落在外的小太孙被祁晏二氏推上帝位 。

三月后 , 元泗再次与晏书珩狭路相逢 , 但此次他们并非对手 。

这是二人第一次面对面 。

相似的嗡音让两人都清楚彼此的身份和关系 , 但都心照不宣地避开 。

此时的晏书珩 , 已是南周太储 , 位高权重 , 但一身白衣风姚迢迢 , 仍像个不涉

凡尘的翩翩佳公子 。

青年像对待故友 , 朝他莞尔一笑 : “ 在建康时 , 偶听阿姑提起有位姓元的故友 ,

不料竟是声名在外的江小将军 。“

久未耳闻的名字让元泅恍神 。

她还是选了晏书珩 ?

他把一切情愫压下去 : “ 长公子此行约见江标 , 只为争风吃醋 ?“

晏书珩稍顿 , 温雅一笑 。

“ 晦某倒是想 , 可今胡贼横行 , 家国初定 , 何来闲情去论儿女情长 7“

随即 , 他道明来意 。

元泗这才知道 , 晏书珩打算联合他抵御匈奴人 , 至于缘由 , 双方自然已经过多方权衡 , 彼此也有让对方动心的条件 。

事便如此定下 。

他们之间无话可叙 , 也并非可以谈笑风生的关系 , 很快便分道扬镜 。

但临行前 , 元泗还是问了一句 。

“ 她 , 还好么 7“

晏书珩微微一笑 , 此处是江边 , 正是剩春 , 繁花似锦 , 彩蝶纷飞 。 这人当真称得上一句 “ 招蜂引蝶 “, 只立了须夷 , 月白衣衫上便停落了一只粉蝶 。

青年垂眸 , 温柔看着肩头的蝴蝶 。

他稍一拙手 , 两指轻夹 , 蝴蝶便再也飞不掉 , 被围于他手中 。

江回定定地看向他手中蝴蝶 。

晏书珩出神地看着蝴蝶 , 忽而微笑 : “ 劳江小将军记挂 , 她很好 。“

江回只是淡淡额首 。

他转身要离去 , 但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 想从晗书珩身上寻到与阿娟有关的痕迹 , 哪怕是她缝给别人的香囊一一

相隔干里 , 如今的他也只能藉由这样的方式 “ 见 “ 她一面 。

然而他什么也没看到 。

晏书珩拙眸 , 一片温文和煦 。 他笑了笑 , 一松手 , 把那粉蝶放了走 。

「“ 也罢 , 她注定不属于建康 。 晗标已是笛中兽 , 何不成人之美 7“

江回看着飞走的蝶 , 眸光微动 。

“ 这是何意 ?“

晏书珩无可奈何地笑了 。

随即江回得知在阿姚回到建康前 , 晏书珩查出陈少傅死因与陈妃真实身份 , 并暗中助陈妃揪出陈季延 , 与陈妃达成利益同盟 , 二人一道合谋 , 扶小太孙为储 。

陈妃也因此脱去桐桦在身上最后那层家族的锁链 , 她在晏书珩相助下 , 假死离开了皇宫 , 过后新帝为情所困 , 随之而去 。

至此 , 晏书珩掌控了南周朝堂 。

可随后 , 阿娟回来了 。

「 可惜 , 我们重逢的时机不对 , 阿姚已厌倦权势之争 , 她连家族和陈少傅恪守的忠君之道都挣脱了 。“

陈氏姐妹最终双双归隐 。

说起此事 , 晏书珩唇畔仍挂着淡淡的笑 , 有遗憾 , 也有欣慰 。

元泗心想 , 或许 , 他们三人身上都缠着锁链 , 只是他和阿娟身上背负的不多 ,

他们只需要下定决心 , 便能彻底挣朗

而晏书珩不能 。

尽管不知道他与阿姚究竟是何种关系 , 但在那一刻 , 元泗对这位异父兄长的所有敌意与心结 , 悉数烟消云散 。

临别前 , 晏书珩告诉他一个地方 。

江风簌簌 , 吹得青年的笑若即若离 , 带着一缕捉摸不透的游离 。

“ 俏若见到陈女郎 , 劳江郎君代晏标转告女郎一句话 。“

元泗问他 :“ 什么话 7“

青年眼底的笑神秘而暖昧 :“ 便说 , 晏标如今尚未娶妻 , 女郎若有一日想起晏某的好 , 我晏月臣随时恭候 。“

元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