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个月后就依葫芦画瓢东京实行了火攻,允许自己的盟军把自己的国民拿来当活靶子练手这已经不是"低人权优势"了,这是"负人权优势”了。
和民国比起来我们看不上的那些拉美国家简直可以算是"天堂"了,如今那些"天堂"尚且让人觉得没希望,如果站在100年前指着中国说他能翻盘,谁信呢?
从理论上来说要翻这个盘确实不可能,在一个烂到根子的国家里,但凡有点实力的群体都在对老百姓进行抢劫,而本应该维护国家秩序的中央政府则沦落到跟各路暴力集团沆瀣一气的地步。
比如说,老蒋自己就是上海青帮老大黄金荣的门生,如果你想把这个国家给翻过来那就得把这个国家从政府到土匪的所有暴力集团全部给他消灭掉。
这意味着你要站在整个既得利益层面的对立面,这个社会的所有大佬都是你的敌人,在今后的日子里贵人相助这个词基本上跟你无缘了。
于是怀抱救国梦想的你就变成一个三无人士,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枪没枪拿什么跟人家斗?这也是什么大多失败国家走不出死循环的原因?
死结环环相扣实在是太难了,但是我都知道当年中国走出这个死循环,这是怎么办到的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权利是理所当然的,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权利,要么是你自己为自己挣来的,要么是你的先辈为你挣来的。
要去挑战一个看似必输的局面首先你需要一群不怕牺牲的理想主义者,为什么需要理想主义者?因为救国这个事从现实角度出发怎么算都算不出对自己有利的地方。
只有不计个人得失的理想主义者才会去尝试,不过,理想主义者很多国家都有但最终翻盘的国家屈指可数,所以光有理想主义者还不够。
关键是还得有一大群,只有出现数量庞大的理想者才有可能把一个国家从绝望的泥潭里拉出来,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主角光环。
一群人要与世界为敌成功的概率极低,而且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根本就没有现成的成功路径只能各自凭着自己的信念和认知去尝试。
如果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其实就是在拼概率,小事件概率要成功那就只能堆数量,只有不怕牺牲的尝试者足够多才有可能淌出一条血路来。
所以我们会发现中国和那些失败国家的不同之处其实非常简单,中国的牺牲者数量更多,甚至多出一个数量级。
比如说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大致牺牲了100万人,从根据我国民政部的资料,近代以来我国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牺牲的烈士多达2000多万名。
近代中国的一线生机并非来自于运气,而是来自滚滚鲜血的浇灌,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可以在黑暗时代涌现出那么多不计个人得失的牺牲者。
有一定阅历的朋友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命运的关键时刻决定自己最终选择的往往是,平时一些看起来有些虚无缥缈的因素。
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只参照现实中的数据,那么很难看出当时的中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但在现实数据之外,中国确实还隐藏着一个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特点,中华文明拥有绵延数千年,系统且连贯的文字记载。
自周朝以来我们的文化典籍和史学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这在世界上是独一份的这就造就了中国人身上往往会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无论碰到什么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榜样,在探寻救国之路时就会想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到统治者无道,就会想到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国家危机深重的时候会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到为国牺牲的英雄时,会联想到背负"精忠报国"的岳飞,在做生死抉择时,会联想到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即使身陷囹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然如果在心里中了叛国的心思,也难免不会联想到那个现在还跪着的秦桧。
但凡学习过历史的中国人,很难不成为一个拥有家国情怀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在平常时期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似乎只会高谈阔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地命海心",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基数,只要这样的人数量足够多面就会涌现出敢动真格的猛人。
而一个国家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靠就是这些敢动真格的理想主义者,另外,当时的老百姓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至少会通过各种途径知道诸如杨家将,岳飞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
都知道中国曾经有过强大的过去,所以普通人未必会有牺牲的勇气,但因为有共同的历史回忆他们会认同和尊重那些为国抗争的英雄,这就是文明的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天然存在的共识。
这个底蕴的存在使中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依然涌现出大量不认命的奋斗者,这些人的心理坚信,中国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当理想主义者真正踏上征程的时候也需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没有人能保证你的牺牲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