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矿难(1 / 2)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我们矿区 70 年代那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矿难。

我们矿务局在 70 年代的时候,总共有五个矿区。如今,全都破产了,竟然都卖给了私人。好好的国有资产,就这么成了某些人发财的渠道,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啊。

我父亲在矿山干了一辈子,他能写会画,参加工作没几年就调到了工会,在那干了二十多年。

工会在矿山这个地方,位置着实尴尬,没什么能捞到的油水不说,经常要处理的就是工亡事件,总得和工亡家属打交道,要想把工作干好,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70 年代的时候,我们矿务局的 df 煤矿发生了一起井下电缆燃烧的可怕事件,这场事故导致了 70 多个矿工命丧黄泉。

那时候,安全责任制可没现在这么严格,要是搁到现在,估计不仅有领导要掉脑袋,起码也得有几个去蹲大狱。

稍微了解点矿山的人都应该清楚,矿井的格局大致就是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一般来说,会有两个井口,一个负责入风,一个负责回风。

说白了,就像一个 u 型管,你从一边往里吹气,你吹气的这边就是入风井,气出来的那边就是回风口。

费这么大劲解释这个,是因为接下来的故事用得到,大家先弄明白是咋回事。

这可怕的事情,最初只是一场小小的火灾。

就在矿井最深的地方,也就是 u 型管道的底部,一根电缆着火了。由于刚开始的时候没及时扑灭,火势燃烧得越来越凶猛,甚至还引燃了一部分煤层。

当时井下据说有 300 多个工人。

因为是在最深处失火的,所以烟全都顺着回风道往上涌,最先遇难的就是在回风道中部工作的人。

他们发现有烟冒上来的时候,再往上跑,绝对跑不过那浓烟。

要是顶着烟往进风道跑,那也是在劫难逃。

所以说,这部分人仿佛是命中注定,难以逃脱这场灾难。

而在回风道底部工作的人,在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顶着烟拼命跑到入风口那边,虽说也有人距离稍远,没能冲过着火点,但这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有存活的机会的。

大部分的人顺着入风口开始疯狂地往井上奔逃。

这时候井口的调度知道了井下失火的消息,他一边向矿山报告,一边却做了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可能是担心新鲜的空气会让井下的火势加剧,他居然把给井下送风的风机给停了。

大家应该能想象得到,本来烟是顺着风飘的,一下子没了风,烟就开始四处乱窜了,所以入风口里慢慢地也有烟冒了出来,不过速度还没那么快。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一大群矿工,穿着沉重的矿靴,在倾斜 30 度的巷道里,踩着滑溜溜的枕木,不顾一切地向上狂奔。

从井底到地面的直线距离大概是 2000 米左右,在平地上这不算什么,可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正常走都要走大概四十多分钟。

(我曾经下过井,也走过,所以这时间不会算错。)

风机一停,烟涌进了入风口。

这些人瞬间害怕起来,都拼了命地往上跑。

就在失火 20 多分钟以后,矿上的安全人员和矿区领导赶到了井口。

这时候在回风道那边有些离井口近的人已经逃出了井口。

而入风口这边的人离井口还有一段距离。回风口已经有滚滚浓烟冒出来了。

矿领导听了跑出来的人汇报,说回风这边还有人没跑出来,而且烟势很大,他们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井下的人从回风这边跑出来的更多。

所以下了一个要命的决定,重新开启风机,改变风向,让风从回风道吹进去。

也就是说回风和入风完全颠倒了。

就是这个决定,彻底断绝了入风口逃命的矿工的生还希望。

当入风口有逃得快的和一开始离井口近的人跑出井口的时候,井口也开始有浓烟滚滚冒出来了。

矿领导知道了入风口也有很多人在逃命,准备再次改变风向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事后一统计,当时在井下工作的 300 多人,除了在两个井口附近作业,还有蹬矿车逃出来的,另外加上跑得快的,共有七十多人遇难。

出了事故以后,矿务局紧急抽调各个矿的工会人员来参加事故处理。

说白了,就是到井下收尸。

我父亲也参加了。这些都是后来父亲讲的。

他说当时的情景简直惨绝人寰。

真正在回风道中部遇难的,只有 20 几个人。还有几个是在失火现场附近,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在离入风口井口一百多米二百多米的地方。

有的人还保持着拼命向上爬的姿势,有的人倒是显得很冷静,还找了块木板,自己躺在上面,就这么安静地去了。

可这毕竟是七十多个鲜活的生命啊。

父亲说,把尸体都整理好后,用一辆平板车,每次车上放两具尸体,用白布盖好。

运尸体差不多就用了一个班的时间(8 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