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徐孺子(2 / 3)

徐氏略记 缓安甫 2304 字 17天前

优则仕”的道路,而是回到家乡授徒讲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东汉政治乱局,外戚、宦官势力争斗,政治日益黑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徐孺子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局势下难以有所作为,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决定潜心传道授业。

此后,他曾“四察孝廉、五辟宰府、三举茂才”,还曾一次被“请署功曹”,一次被“举有道”,一次“家拜太原太守”,两次被皇帝以隆重礼节征用,但都不为所动,一律谢绝,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

品行高洁:回乡后,徐孺子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传业授道、讲学授徒,恭廉表率、教化乡里,成为当地的道德标杆。在他的影响下,当地乡风日益淳朴,路不拾遗。

他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不趋炎附势,与当官的良师、友人保持一定距离。但他重情重义,常怀感恩之心,每逢良师或友人逝世,总是不辞辛苦、亲往悼念。如得知黄琼去世后,他不远千里前往悼念,并按照独特的方式祭奠;对自己的先师唐檀,他也是多次看望问候,唐檀病故后亲自操办丧事,且每逢清明都会去祭扫,还常常接济唐檀的后人。

徐稺与东汉名臣黄琼有过一段交往。他曾拜黄琼为师,后来黄琼应征辟做了大官,徐稺便与他断绝来往,以此表明自己不攀附权贵的态度。

他与郭泰也有过交集。黄琼去世后,徐稺背着粮食步行到江夏吊祭,哭完就离去,不告姓名。当时郭泰等数十人听说此事后,怀疑是徐稺,便派人追赶。后来郭泰的母亲去世,徐稺前往吊祭,在庐前放生刍一束后离开,郭泰由此感慨“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备受推崇:徐孺子品行如玉、学识渊博,深得黄琼、陈蕃等人欣赏,他们多次向朝廷举荐。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时,请求徐孺子出任功曹一职,徐孺子先去拜见后再推辞回家。为表示对徐孺子的敬重,陈蕃在家专设一榻,孺子来时才打开,走后即收起,“陈蕃下榻”的典故由此而来。其故事也被后世诸多文人墨客所传颂,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蕃下榻”是一个著名的礼贤下士的典故。以下是具体介绍: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的大臣。他为官耿直,敢于犯言直谏,与李膺等反对宦官专权,为太学生所敬重,被誉为“不畏强御陈仲举”。汉桓帝时,他任太尉,汉灵帝时,任太傅,后与外戚窦武谋诛宦官,事败被杀。

徐稺: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家境贫苦,但恭俭义让,品德高尚,学问精深,时人称“南州高士”。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经多次征聘,终不为官。

典故经过:陈蕃曾被贬到豫章任太守,到任后,听闻徐孺子的清名,对其非常敬重。他想聘请徐孺子到府衙任功曹,但徐孺子坚辞不就。不过,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经常造访太守府。陈蕃平时在郡里不喜欢交接宾客,但因为徐孺子的到来,他打破了惯例。为了表示对徐孺子的特别礼遇,陈蕃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让他坐、休息;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挂起来。影响:后来人们就用“下榻”“解榻”“挂榻”等词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更是让这个典故广为人知。

徐稚作为东汉时期的名士,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少,主要有以下一些相关记载:言语典故:《徐稚设譬答问》出自南宋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第二章“言语第二”。文中记载徐稚九岁时,有人问他“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稚回答:“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他通过巧妙设喻,说明凡事不能要求过高,要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的道理。这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文学创作,但展现了他的机智和才思。

悼念友人的行为被记为典故:“絮酒炙鸡祭故人”,徐稚的朋友黄琼生病去世后,他把棉絮泡在酒里面,然后买鸡烤熟,再用泡过酒的棉絮把鸡包起来,带着去朋友的墓地上祭奠。这种独特的祭奠方式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虽非文学作品,但被后世作为一种表达友情的典范事例所记载和传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和为人风范。

总体而言,徐稚现存的能被明确认定为其个人创作的文学作品较少,但这些与他相关的记载和典故,对后世了解他的思想、品德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徐稚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写作手法与思维方式的启示:

侧面回答与巧妙设喻:徐稚在回答“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的问题时,没有直接从正面回应,而是以“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来作比,侧面回答了该问题。这种不按常规思路、借助外物设喻的回答方式,为后世文人在写作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角度和表达手法。许多文人在创作中受到这种启发,学会运用巧妙的比喻、类比等手法,使文章更具深意和趣味性,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品德与文学主题的关联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