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生死看淡(2 / 4)

去了,府衙死无对证,无法断定我们是通缉人犯”,“犯不上带上那么多人”。

“美髯公”咬牙,“梅家人不怕他定罪,就怕屈家人落入府衙手里”,“梅家人保自己的亲戚不受罪,也讲得过去”。

屈进摇头,“今日的秦兵,早不是当年王翦时的秦兵”,“很多就是当地服役的人,一打就垮,劫粮时就看到了”,“不怕”,“有我们几个,你身边也带了不少人,能冲出去,就是马车得备好”,“还要多拿几把长矛、弓箭”。

“一卫”、“二卫”、“三卫”、“四卫”、“猿猴”和“英俊后生”咬牙,“不够死”,“我几个一路杀出去开路”。

“美髯公”去跟梅家人一讲,都不答应,“不用屈将军厮杀,那丢了梅家人的面子了”,“无论怎样,就是死绝了,也要护着屈家人出城”。

屈进听了动容,又咬牙。屈兴远远见了,知道不寻常,不觉皱眉,又不敢问,去问母亲。田夫人听了摇头,又跟屈母讲了。

屈母一愣,抬头缓缓扫一眼,又微微点头,“该来的总要来”,“我们是布告通缉的人犯,这是人家的天下呢,哪能那么自在?”

田夫人和屈兴点头,又有点紧张,都看门口。

屈母大泡眼一瞪,“梅家义气,我们也不能丢脸”,一咬牙,“喊进儿过来”。

屈进听母亲喊,赶紧过来。

屈母看一眼屈进,又看一眼屈兴,大泡眼眨着,“人总要死,但要值得,不得让后人骂”,“梅家有气节,我们也要有气节”,“眼下呢,府衙肯定没能断定我们是哪个,要不早捉了”。

屈进点头,“娘讲的对,孩儿正要带人打出城去”。

田夫人和屈兴吃了一惊,田夫人又紧紧拉着屈兴,眼里又出现郢都逃难时景象,不觉眼圈红了。

屈母见了,大泡眼又一瞪,“怕甚?”“人家梅家都不怕死,我屈家能怕死?”

田夫人点头,不住眨眼。屈兴咬牙,升起一股豪气。

屈母问了大概,眨眨眼,“眼下呢,府衙势大,山寨也不要过来夺城门,更不能明面上出手救人,一现了身,就被认定梅家通贼寇了”,“我们也不能打出去,一打,梅家也被连累了”。

屈进咬牙,又摇头。

屈母咬牙,“我们就等着,真捉了,又认得我们身份,我们就讲骗了梅家,在罗县被人冤枉,府衙通缉才逃难躲避”。

屈进瞪眼,看着母亲。

屈母看他一眼,“还不怕”,“其实也没复国的实证,又没人没兵马”,“景兰又死了,哪里就跟他复国了?”“要讲有人做了贼寇、做了首领,眼下也没有实证”。

屈进眨眼,眼圈红了。田夫人也眼圈红了,屈兴皱眉看着。

屈母眨眼,“心,要定下来”,“先过了这一阵,日后再讲”,“真过不了,就咬定骗了梅家”,“自己的事自己担着,不累人家”。

屈进跪了下来,田夫人也赶紧跪了下来,屈兴见了也跟着跪下。

屈进眼泪下来了,“娘的心思孩儿明白,不连累梅家”,“可孩儿看着娘被捉,怎样能忍?”“还有兴儿”,再讲不下去。

屈母眼圈也红了,“娘知道”,“进儿孝顺,愿意为娘不惜性命,又是英雄豪气,愿意战死沙场。今日这样做,委屈你了”,“可不能害了梅家一族人呀”。

田夫人流泪,“大人就罢了,兴儿、珠儿还小,捉了受罪,讲不好还、还”,一时哽咽难言。

屈兴眼都红了,拼命咬牙。屈进不断咬牙,用力握着拳头。

屈母知道,最坏的结果就是全部杀头,屈进可惜了,屈兴更可惜,可你有得选吗?

屈母大泡眼眨着,又摇头,“也没到最后一步”,“定罪也要时日”,“到时再想法子”。

屈进眼泪不断流下,“娘”,已是泣不成声。

屈母摇头,又说“大家记住了”,“能活着当然都要活着,可不能没了气节”,“宁死,也要气节”,“我们屈家可是有后人的”,“满世界都有我们屈家人,不能让后人抬不起头”。

大家咬牙、点头,屈兴眼睛闪闪发亮。

屈进一抹眼泪,噌地出去,抹一把脸,吹几口气,摇摇头,喊过“美髯公”,大概讲了屈母的意思。

“美髯公”吓一跳,“这是屈家用性命来换梅家平安”,眼圈蓦地红了,一下子跪了下来,“万万不可”,“来了梅家,就是梅家的事”,“拼了命,也要冲出城去”。

屈进一把拉起,“大家都死了,有用吗?”

“美髯公”低头,不断咬牙。

屈进也咬牙,“你一片忠心,我心里明白,梅家人的心,我们都明白”。

屈进要“美髯公”让人出城带话,不能轻举妄动,静候消息。

梅家老人听说,都过来跪在屈母几个面前,满脸是泪,无论如何不能答应,“来了梅家,就是梅家的事”,“天下梅家人都看着呐”,“不能愧对列祖列宗,不能愧对后人”。

屈母让起来说话,又点头,“是梅家的事,也是屈家的事”,“是我们众人的事”,又跟他们讲。

梅家老人很激动,不听劝,喊着要召集梅家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