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征戍忆辽阳’不比‘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意境开阔么?”颜阙疑呐喊道,“您沉溺于一时得失,却不知,将来的您,会取得怎样的成就!您的这首‘卢家少妇郁金堂’,音韵流畅,境界高远,甚至被我大唐诗人们尊为七律第一!”
天光驱散迷雾,醍醐灌顶之下,沈佺期眼里的晦暗一点点散去。
亭台楼榭如同空中楼阁,摇落坍塌;浩渺碧波如同无源之水,干涸枯竭。幻境时空破碎,虚空之气席卷而过,盛宴彻底消散。
(六)
“大师,茶煮好了。”
丫鬟端着托盘迈入房中,一眼撞见昏睡半月的老爷笔直坐起,惊得双手颤抖,托盘上茶水洒落。
白衣拂过,有人及时接过茶盏:“好香,好茶。”
“老爷您终于醒了!”丫鬟喜极而泣。
沈佺期靠在床头长吁口气:“这一觉真长。”他看向室内两个年轻面孔,尚未褪去的记忆浮上眼前,和蔼的眼神略有愧色,“是二位唤醒的老朽?”
悠然品茶的一行面容氤氲在升腾的水雾间:“准确地说,是这位颜阙疑公子唤醒的沈大人。”
颜阙疑见大诗人面色红晕,发自心底的高兴,又觉幻境里自己太不知天高地厚,连忙致歉:“晚辈惶恐!”
沈佺期尝试起身,却因困在屏风幻境里太久,消耗了气血,无力下床。颜阙疑和沈府丫鬟制止了他,给老人调整了坐褥,各自都好似有千言万语。沈佺期将丫鬟支走,复杂的目光落上屏风。
“那件事,我以为自己早就不在意了。”仿佛下定了决心,沈佺期诉说着心中的隐秘,“直到那日,我拜访友人,听故人提起陛下在为上官昭容编撰文集,由张燕公作序。归途中,我发现自己对当年那件事依旧耿耿于怀,这时,我看见了东市的这具六曲屏风……”
明明是六面素屏,不时兴的款式,却有无穷的魅力吸附人的视线——只要是有强烈执念的人,哪怕自己未曾察觉这份执念与心结,它悄埋心底,隐藏得很深,却在午夜梦回纠缠着你的灵魂。
他无法挪开视线,因为屏风上现出了一场盛宴,简单的写意勾勒,击中了他的灵魂。那是他的执念,他的梦魇,他妄想涂抹掉的一环。
鬼使神差般的,沈佺期买下了这具屏风,尽管价格高昂到不合理,耗尽他大半生积蓄。屏风安在他的房间,离床榻不远,他能够连续几个时辰凝视对面。屏风上的景象从最初的简单勾勒到丰满,终于,盛宴景象纤毫毕现。
他置身盛宴之中,纠缠于当年的落败,无法醒来。
能窥伺人心的屏风与怨愤的诗人合为一体,轮回在彩楼诗会里,沈佺期的怨念被屏风细致地勾勒、无限地放大,浓烈到影响张燕公书写关于上官昭容的那句评语。
“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
明明自己的诗才被她遗漏,谈何顾问不遗,应接如响?
告别诗人后,颜阙疑与一行走在前往宰相府的路上。此时,天色已明,长安从一夜的沉睡中醒来,真实的喧嚣填充着天地。呼吸着真实的长安空气,颜阙疑精神十足。
“张燕公的诗序可以完成了吧?”
“那行字,今夜不会消失了。”
“法师,为何那行字消失的时间总在寅时?”
“寅时,夜与日交替之际,是人心最为脆弱的时辰。”一行双眸望向熙熙攘攘的长安街市,佛珠清脆地响在指间,“一旦心灵失守,便会有其他的东西趁虚而入。”
颜阙疑顿时刹步,他侧头看着一行,法师眼望前方,目光幽深不可捉摸。他是在看这座长安城,还是,长安城阴影之下的东西?
两月后,由宰相张说作序的《上官昭容文集》刻印成书,大唐士子争相传抄。在欣赏上官婉儿的绝代才华之际,世人不禁为宰相大人的风雅文笔折服。
颜阙疑便是其中之一,对此他早已闭目成诵。
“臣闻七声无主,律吕综其和;五彩无章,黼黻交其丽。是知气有壹郁,非巧辞莫之通;形有万变,非工文莫之写:先王以是经天地,究人神,阐寂寞,鉴幽昧,文之辞义大矣哉!上官昭容者,故中书侍郎仪之孙也。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如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宫阁,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迹秘九天之上,身没重泉之下,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几后学,呜呼何仰!……”
小沙弥掏掏耳朵,颇不耐烦:“我才不要背这种听不懂的东西!”
颜阙疑指着草纸上两个不断重复的歪歪扭扭字迹:“勿用两个字,这么简单,你都写不好。”
小沙弥抬起沾染墨汁的稚嫩花猫脸,小胖手胡乱攥着笔杆,纤细的眉头拧成结,不满道:“我都写了这么多,你还想怎么样?”
廊下响起熟悉的脚步声,小沙弥抓起练字的草纸,塞进嘴里,一口咽下。这兔起鹘落的一幕,令颜阙疑准备第无数次教学的姿势凝固了。
“字练得怎么样了?”一行迈步入殿,白衣逆着光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