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243章 盛世(3 / 3)

果,便成了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能入殿试者,十之八九出身低微。

不入殿试,登科上榜者,十之七八也出身低微,即便倪宽偏向儒生,皇帝也明示了——

给朕偏寒门儒生!

对此。

倪宽没有半点抵触心理,反而执行的非常彻底,一切皆因,倪宽本人就出身贫寒……

选他作为主考官,皇帝可不是乱选的。

放榜结束后,科举前三名由天子请进了宫,有了今日宴饮,就是真正的简在帝心。

未来赵、刘、丙三人,前途必然一片光明。

与此同时。

皇帝也没有厚此薄彼,前三名在宫中宴饮,其余登科进士一样有宴饮,而且是由太子亲自主持!

规格属实拉满……

夜。

华灯初上,春风楼。

“诸位。”大堂主座之上,太子居中,光禄丞倪宽居左,刘据见众人闻声望来,他随即举起酒盏,笑容满面道:

“今日你等登科,实为人生一大喜事,孤敬你等一杯,请!”

“谢殿下!”

堂下士子个个容光焕发,齐齐举杯,待一杯饮尽,堂内互相道贺、庆祝声顿起。

刘据见状,着人替自己又满上一杯,起身与他们攀谈之前,他先侧身朝倪宽敬了敬,笑道:

“今日在座子弟,日后皆是光禄丞门生,还需倪公多为朝廷敦促分忧啊。”

“不敢。”

倪宽闻言赶忙端起酒盏,微微躬身,谦虚道:“开科取士,所取进士皆为天子门生,臣万不敢贪功。”

刘据听罢,笑着点了点头,起身之余,也扶起倪宽,“光禄丞不必拘礼,今天是登科闻喜宴。”

“随意即可。”

“是。”倪宽嘴里应是,身体却依旧恭谨,脸上更是小心,极尽卑微。

见状,刘据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和道:“光禄丞且宽心,李广利之事,孤并未放在心上,用宴吧。”

“谢殿下!”

说话间,倪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昔日猗兰殿新起,李广利借李夫人之名,寻到倪宽府上,当初就是倪宽率先提拔的李广利。

只是如今早已物是人非,李夫人病逝,李广利失势,倪宽也要为自己当年的示好付出代价。

幸好太子宽仁,没有为难自己。

只是罚酒一杯……

刘据的确没有追究倪宽的想法,对方姿态给了,也就翻篇了,他转身便融入士子们庆贺的群体,觥筹交错去了。

东方敬主动凑上前,替太子介绍各地士子,刘据来者不拒,或勉励、或赞许,或时不时说上一句:

“你不错,孤记住你了!”

登科进士多是寒门子弟,哪受得了这等大饼,一个个被太子迷得心潮澎湃、满面红光。

看着这些朴素又炽热的眼神,望着这些充满活力与抱负的年轻士子们,刘据嘴上飘忽,心底却是发自肺腑的畅快。

无关利益、权谋、算计。

那是一种……纯粹的自豪感,满足感,能替大汉做出些许改变的成就感。

人活一世,总得在世间、在历史里留下什么,不是吗?

刘据去做了。

目前来看,嗯,成效不错。

元鼎三年晚秋的这个夜里,长安灯火璀璨,青年意气风发,在这个夜里,诞生了无数豪言壮志、家国情怀。

此时此刻。

你们,我们,他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共同造就了这幅盛世画卷……

……

是夜,子时三刻。

长安北面,洛城门,黑黢黢的城墙外忽然响起急促马蹄声,城墙守卫立刻戒备。

不料他们尚未开口询问,黑夜里猛地响起一声嘶吼:

“边关告急——!”

“匈奴大军寇边,一日进逼百里,五原倾覆,朔方求援,速报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