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273章 第二次劝谏失败(3 / 3)

用长安精兵,征调巴蜀郡兵去,讨伐一些蛮夷部落,还用不着朕的精兵。”

“就这样!”

“太子还有什么话说?”

‘就这样’在前面,语气很重,问话在后面,语气有点冲,试问,身为太子的刘据还能说什么?

答案是……

当老子的没给他再说话的机会。

皇帝重新做回龙榻,直接命令尚书仆射霍光拟诏,开春后,发巴蜀郡兵、刑徒八万,征讨西南夷!

是的。

皇帝用实际行动,再次给太子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大课——论不过理,就用蛮力说话!

就这样吧!

当日朝会散后,大将军、骠骑将军如何找到太子,如何分说的,外人便不知晓了。

倒是在同一日,诸侯王们离京时,赵王刘彭祖在长安城外与宗亲们分别时,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哎。”

“咱们的皇帝陛下,愈发英明神武了啊。”

这句话如果也翻译翻译,不难听出赵王是在讽刺皇帝偏执,难听善言,好大喜功。

别误会。

赵王绝对没有替刘据说话的意思,即便有,也是含着挑拨离间的心思……

诸王离京后不久,在同一天商议的其他两件大事,便相继出台诏书,同时在邸报上公布开来。

一。

朝廷决意,发巴蜀兵卒,平定西南夷。

二。

初,榷酒酤,禁民酿酒,由官专卖。

与第一条相比,第二条明明触及到民生,却显得无关紧要了。

诏令下发后,攻伐西南夷的主将也确定了,两位。

没错。

又是两位主将一同领兵。

“此次伱领兵出击,一定不能贪功冒进,更不能以为敌军是蛮夷,就大意轻敌。”

大司马府,公房内,卫青正对一名身形壮硕的将领叮嘱道,“记住,一定要求稳!”

“与另一位主将多商多议,有分歧可以谈,万不能内讧、乃至刀兵相向,像朝鲜一战的旧事,绝不可再发生!”

“喏!”

壮硕将军肃然应道。

其人,姓郭,名昌,郭昌,现任中郎将,云中人,曾以校尉身份跟着卫青打过仗。

是的,领兵将领又和卫青有关!

事实上。

现如今大汉朝的中上层武将,十个里面,起码有七个,都和卫青有关联,以其旧部自居。

皆因他们能崛起、能成为上层将领,就是靠着前些年频繁战事的军功。

很不好意思。

那些战役,基本都是卫青统帅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