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茶馆惊闻
风言风语依然在传播。
而其中传之最甚的地方,无非就是两个。
茶馆,勾栏。
沧州外城这么多人,这么多势力,其中有闲钱的数量不算少,有些是都类似于‘工头’这样的角色,手底下压着一帮人,靠着他们的供养过上了自在富足的生活。
还有些,像是木匠,金匠,裁缝之类,这些有一门子手艺的人,生活肯定也比苦大力要强。
而围绕他们,也诞生了另一批专门做他们生意的地方,也就是这些茶楼,勾栏。
茶楼要便宜一些,许多比较富裕的车夫,匠人之类的,就在这里消遣,有些工头也会来,因为茶馆分成一楼,二楼。
一楼是大堂,能喝茶,能听曲,听书,不过人多,嘈杂,一般一个座位费是两三钱左右,再加一杯大碗茶,几块米糕点心,七八钱就能进去消遣一个上午。
七八钱是苦大力一天的工钱,甚至还不到,自然不敢进来,不过对于匠人们来说,他们挣的比苦大力多好几倍,隔三差五过来坐坐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二楼就是给工头,武师这类不差钱的大人物坐的了,二楼上面不仅有侍女,喝的也不是大碗茶,是专门泡在瓷器里的小壶茶,茶叶多是精选,从这里也能够更轻松的看见下面唱戏,说书,唱曲,甚至还能点名要求某位歌姬,乐师来唱。
坐在二楼,看着下面人头攒攒,下面只能戏台上唱什么就看什么,二楼却能点歌点人,清香雅致,自然享受就上来了,一般来说,二楼上来坐坐都要数十钱,若是想点人点歌,喝壶好茶,再吃点精致的点心,那就奔着上百钱去了。
茶馆里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一来是各种人都来这里聚着,互相也没个屏风什么的,一群人就挤在大堂,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虽然看起来,大家说的都不是什么隐秘事,对互相来说都属于常识。
但木匠的常识,和城外伐木工的常识,肯定不是一码事。
你的常识,就是其他人的隐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候路人随口一句话,就能点醒一个人困扰很久的事情。
两个木匠说话,就算只是说些烂大街的东西,比如潮湿天气的时候,红木比黄木好用,马上下雨了多进一点红木好了。
让一个伐木工听见了,说不定他就能借此多砍点红木,多挣上几十个钱。
亦或者两个工头随便说了说最近哪个码头要上货,那消息传出去,对苦大力们自然是很珍贵的。
但这种消息不知真伪,鱼龙混杂,其实不算多有用,只能靠自己判断。
除了这些消息之外,茶楼传的最多的,自然是各种八卦。
什么地方的女人偷了人,什么地方的男人杀了奸夫,亦或者某人发了财,谁谁谁做了大事,有真有假,但聚集在茶馆这个地方,就成了消息的熔炉。
而现在,茶馆里最有名的传言,便是‘恶校尉怒杀百神,不下雨害死百姓!’,‘毒力工反杀其主,不忠不义是为哪般?’两个话题。
之所以传的这么广,主要是因为事情确实闹得大,还有一些说书的,拿这事儿改编了话本,详细描述了那恶校尉的毒辣之处。
此人据说是来自沧州城外,身后有大背景,所以初来乍到,直接就当了七品校尉!
他一到城里来,每日都骑着那匹高头大马,在城里横冲直撞,但什么地方都不去,偏偏往那些阴邪地方钻,天天晚上都与那些恶鬼邪鬼打交道,据说擅长驱鬼害人。
而且,很多人都看见了,他每天晚上都会杀人,杀完人之后提着人头跑去那些阴鬼邪祟的地方,给他们献血食。
听说他背后的靠山太硬了,所以根本没人能动他!
许多神祇都想出手,因为神祇能够镇压邪鬼,保卫一方安宁,可这些出手的神祇,竟被此人全部斩杀!
没了神祇庇佑,整个沧州,整整半个月没下雨,搞得大家喝水都只能从水车上买,白白费了许多钱。
他还唆使那些力工,让他们把以前的工头汇在一起,拳打脚踢,杀死了好多人。
有说书先生看不下去,便写了个本子,叫《恶校尉,本子写的惟妙惟肖,把他的丑恶嘴脸完全展现了出来。
《恶校尉的主角,叫做高义,起名叫了个义字,行事之间却从无义风,专做那些恶事,
这样一来,一个勾结邪鬼,滥杀无辜,杀害百神致使大家喝水都困难的人,便在说书先生口中传开了。
期间也有不少人,说高校尉没有看起来那么恶……他家女儿死了之后回来托梦,都说高校尉救了她们,为此他们还立了生祠给高校尉,,但这反倒坐实了这恶校尉的名声。
你女儿都死了,还回来托梦,一看就知道是被他奴役驱使,你还给他立生祠?还不速速砸了,救你女儿出来?!
这种消息传开,不少人都觉得有理,便砸了高见的生祠。
恶校尉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
而这些消息,基本都是以茶馆为中心传播的,主要是《恶校尉这个话本实在是写的精妙绝伦,气人至极,很是得人心,大家都喜欢听,所以传播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