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徽音的到来给了罗马公主狄奥多西跟金胜曼很大的压力。
因为冯徽音是正儿八经的世家贵女。
而两人确实外邦之女。
即便是在外邦地位显赫,可放在大唐,就不同了。
严格来说,假设李承乾成为皇帝,太子妃苏玉儿自然是皇后,而贵妃即便是有四个,也轮不到狄奥多西跟金胜曼。
就现在来说,册封上,虽然都是太子侧妃,但这侧妃的等级也是不同了。
后宫等级森严,这其中相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是真正有品级的。
冯徽音过来没两天。
李承乾就把纺织厂这边的事情交给她去处理。
毕竟纺织这块,都是女工为主。
而在刺绣方面,冯徽音作为大家闺秀,自然也是极其精通。
贞观十八年九月。
随着第一批棉花成熟,大面积的采摘开始。
纺织厂也是真正的动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大部分女工在业务这块,还是比较熟练的。
李承乾暂且没打算打造多么高端的棉衣。
制造纺织厂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让棉衣能够更加普及大众化。
不至于在冬天冻死太多了。
不仅是百姓这块,军队对棉衣的需求也很大。
可以更好的避免冬季行军带来的死亡率。
大军队作战,除了严格的纪律外,就是要看军备了。
良好物质条件,才能生产出强军来。
“殿下,晋王已经来了半个多月了。”、
书房中,内侍文忠小心的提醒道。
倒不是为了晋王,更多是担心坏了太子的名声。
李承乾问道:“这段时间,晋王都在做些什么。”
对于晋王的处置,也没有说强行对他进行自由的限制,除了火药这块,想去哪就去哪。
文忠小心回道:“晋王多是去看棉花。”
李承乾想了想,道:“也是差不多了,明日安排晋王觐见吧。”
文忠恭敬回道:“是,殿下。”
——
纺织厂。
位于洛阳城以北。
这里是被单独规划的一块地方。
同时兴建了大量的员工宿舍。
李承乾自然不是搞剥削为主,毕竟现在是王朝时代,这天下都是他的。
民富则国强。
钱财只要不是集中在世家的手里,就没问题。
况且只有百姓都有钱了,才能更好的压制世家。
此刻,纺织厂内。
女工们忙碌地穿梭其中。
冯徽音正站在一处,指导着几个女工如何更巧妙地纺织。
纺织机,织布机这样的机械。
对于冯徽音来说并不陌生。
这年头的大家闺秀,尤其是世家女,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花瓶。
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经史子集,礼仪规范,纺织刺绣,烹饪厨艺,乃至于一些常规的医药知识,养生之道,都是必修课程。
不少世家女,还会去学习君子六艺。
譬如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隋朝末年,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变卖产业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才识,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收编了胡商何潘仁的数万人队伍,之后又陆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
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纪律严明,禁止兵士剽掠,得到了广泛拥护,前来投奔的人众多,队伍迅速发展到七万多人。她从中挑选出一万精兵,正式号称“娘子军”。
平阳公主指挥娘子军多次击败隋军,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威震关中,为李渊进军长安扫除了不少障碍,在关中地区打下了大片地盘。
唐朝建立后,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在山西的苇泽关后世娘子关,这里是出入山西的咽喉要地。她在此修筑工事,加强防御,抵御了外敌的多次进攻,使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得以稳固,因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苇泽关更名娘子关。
也是这样的风气影响,唐朝的世家女很多都以此为榜样。
唐朝公主更是个个彪悍。
金胜曼和狄奥多西也来到了纺织厂,她们看到冯徽音忙碌的身影,心中虽有些复杂的情绪,但也不得不承认,冯徽音在纺织方面确实有着过人的能力。
“这个冯徽音,一来就把纺织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看来殿下对她很是看重。”狄奥多西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醋意。
金胜曼轻轻叹了口气:“我们虽是外邦公主,但在这大唐,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原本有些敌对的两人,因为冯徽音的关系,现在似乎和解许多。
狄奥多西一开始还秉承着太子妃的意思,担心其迷惑了太子。
接触时间长了才发现,太子根本没有被迷惑的意思。
对待金胜曼,跟自己差不多。
最为主要的是,金胜曼年纪大了,完全没有竞争力可言,也许再过几年,年迈体衰,就难受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