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司马懿正式篡位,东汉士人大义感动历朝皇帝(5 / 7)

来之后大怒。  “来人,把他拿下!”  陈定被宦官麾下架住,放声大笑。  “我陈家能和八家忠义之族并列,何其有幸!”  “阉贼,尔等真以为杀了我们,就能灭掉天下士人之风骨吗?”  “做梦吧!”  画面一转,刚刚还人声鼎沸的陈家,一片死寂。  尸体遍地,无论男女老幼,死状都极为凄惨。  画面中,一家又一家的当地士族收留和庇护了张俭,护送张俭离开。  一家又一家的当地士族被宦官灭族。  【张俭自山东,经河北一路逃亡出塞。】  【路上,二十余家当地士族收留张俭,尽被宦官屠戮殆尽。】  【阉党气急败坏之下,到后来甚至乱杀无辜,大搞株连,整村整镇都为之残破不堪。】  边塞。  一名年轻人头戴官帽身骑白马,护送着张俭出了军塞,对着张俭笑道:  “至此地,也算是完成了我恩师之托。”  “张公只需拿着我给你的令牌前往乌桓,自然会得到庇护。”  “若将来时局有变,我会立刻派人通知张公的。”  张俭表情黯然,叹息一声。  “为我残命,连累如此之多的好人,张俭死不足惜!”  年轻人摇头道:  “张公何出此言?你乃天下名士,只要留得青山在,将来自有出头为天下人平反之事。”  “若灰心丧气,岂不是枉自耽误了那些义士家族的性命?”  此话如当头棒喝,顿时让张俭醒悟。  张俭深吸一口气,对着年轻人拱手致谢。  “张某一路失神,还未请教这位大人尊姓大名,实在失礼。”  年轻人呵呵一笑,拍了一下胯下白马。  “不才出身辽东令支公孙氏庶子,名公孙瓒,字伯圭!”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越发动容。  秦始皇感慨道:  “没想到这儒家,竟然也能教育出这般刚烈之士人。”  “朕,算是服气了。”  一旁的群臣闻言,不由露出惊讶。  谁都知道,秦始皇一直以来是心高气傲。  看了这么多的盘点视频,能让秦始皇服气的镜头和画面,其实并不多。  能听到秦始皇亲口说出服气的,更是少之又少!  扶苏看着画面,只感觉心中悲痛。  这位大秦太子,心怀仁慈,又亲近儒家学说。  故而对这些儒家士人的慷慨赴死,极为共情!  扶苏感慨道:  “儒者,虽不得君王之门而入,但能大兴于世,又岂是一个有教无类所能概括的呢?”  “父皇,这便是华夏儒者的精神,绝非那几个被您坑杀的腐儒所能代表。”  秦始皇点了点头,突然一声轻笑。  “正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如今宦官乱政,恐怕天下士人臣民,都要视大汉皇帝为寇雠了。”  扶苏惊讶道:  “父皇竟然如此了解孟子的名言?”  秦始皇瞪了扶苏一眼,淡淡开口。  “朕对儒家的了解,比你想象的还要深多了。”  “你真以为,朕养在咸阳宫里的这些博士都是只会吃干饭的废物?”汉初世界之中,刘邦皱眉道:  “这情况好像不太对啊。”  萧何点了点头,道:  “确实不对。”  刘盈迟疑片刻,询问道:  “父皇的意思是因为朝中这些奸佞宦官吗?”  刘邦嗯了一声,道:  “是,也不是。”  刘盈:“???”  有些时候刘盈其实挺纳闷的,自家父皇和萧何曹参这些大人们,说话怎么就不能直接说清楚呢?  刘邦看向一旁的刘恒。  “你说呢?”  刘恒一滴冷汗落下,忙道:  “儿臣以为,必须要诛杀宦官,还朝政一个郎朗乾坤!”  刘邦哼了一声。  这小子,又给朕藏拙呢?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刘邦心中对刘恒的评价,与日俱增。  这个孩子,非常的知进退,懂分寸。  但同时,心里又非常的有主见,不会轻易被别人所影响。  考虑到如今大汉的局面,这种特质是非常可贵的。  便在此时,一旁的吕雉突然笑着开口。  “陛下,你就指点一下盈儿吧。”  刘邦无奈,只能开口道:  “这些士人为何会掩护张俭离开?”  “因为他们相信,迟早有一天,张俭能前往洛阳城之中,凭借名声除掉宦官,让大汉重新变得风清气正起来。”  “归根结底,他们的心中还是对大汉朝廷抱有希望的,觉得有张俭等人在,大汉迟早都会变好。”  “可是……”  刘邦说到这里,刻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地继续开口。  “……可如果有一天,士人们发现,他们所期盼的张俭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宦官当政,改变不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呢?”  “到那个时候,大汉……呵呵,怕就要迎来灭亡之日了吧。”  刘盈吃了一惊。  “这,不会吧?”  刘邦耸了耸肩膀,懒散地将双脚重新架在了桌案上。  “到底会还是不会,就看这个小皇帝刘宏的本事了。”  “朕倒是希望,他能和李隆基一样,就算是上了盘点,也先弄个盛世出来,这样朕心里也能好受点!”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还没开口,霍去病已经拍案而起。  “太过分了,这些该死的太监!”  “陛下,不如直接把所有太监都除掉吧!”  汉武帝听了这番话,脸颊不由抽搐一下。  群臣也傻眼了,纷纷开口。  “冠军侯不必这么冲动。”  “宦官的事情,还是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