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目光都投向汉武帝。 汉武帝沉吟良久,摆手道: “朕再想想。” 关于秦始皇之前所言,废除太监制度的事情,汉武帝也有认真考虑过。 眼下的他,依旧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不被戴绿帽很重要吗? 对皇帝来说,真的很重要! 别的人家,撑死了也就一个正妻几个妾室。 但皇宫之中,那可是有一个皇后加上几十个妃嫔。 要是没了宦官,宫里的体力活谁干,全指望那些娇滴滴的宫女? 让禁卫军或者其他男性仆役来干,不可避免的就会有和宫里嫔妃接触的机会。 这要是哪个嫔妃思春,悄悄勾引了外面的男人,绿帽子不就戴得稳稳的? 汉武帝咳嗽一声,果断将注意力从霍去病身上转移。 “据儿,你怎么看待宦官?” 刘据想了想,非常认真地开口。 “不瞒父皇,儿臣将来若是登基,可能会废除太监制度。” “因为儿臣觉得,宦官这种人实在是太扭曲了。” 汉武帝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刘据想废,那就不关汉武帝的事情了。 反正,这绿帽子别戴到汉武帝的头上就行! 刘据并没有发现,一旁的江充听完了他的这番话之后,表情变得更为阴沉。 江充作为一个酷吏,在朝堂之中是完全没有任何人愿意亲近他的,除了同样是酷吏的那群人。 但宫里不一样。 许多汉武帝身边的太监,都和江充的关系很不错! 太监和酷吏,都属于大汉政坛之中被排挤的边缘人,抱团取暖再正常不过。 若是太监们从此没了,那江充可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上一个酷吏张汤什么下场,江充可是心知肚明! 一股紧迫感从江充心中升起。 看来,那件事情真的有必要加快进度了。 只是…… 看了一眼坐在刘据下首的霍去病,江充不由再度皱眉。 卫青就算了,这霍去病怎么就没死在出征匈奴的路上呢? 对了,霍光! 江充眼睛一亮。 或许,盘点视频之中提到的霍光,就是一个机会! 金幕之中,画面切换到了北寺狱。 这座监狱很不简单,因为它并非由大理寺或者御史所掌控,而是处于十常侍们的掌控之中。 “见过大常侍。” “给大常侍请安。” 在一群人的阿谀奉承问好声中,宦官侯览走进了监狱最深处的一处牢房,看着面前的囚犯,冷笑开口。 “朱震,尔把陈蕃的儿子陈逸藏到哪里去了?” 被绑在木架上,拷打得几乎体无完肤的囚犯,正是不久之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弃官帽只为给陈蕃收尸的朱震。 朱震气息奄奄,抬头看向侯览,脸上露出鄙夷的表情。 呸一声,朱震竭尽全力吐出一口血沫,但却未能触及侯览。 侯览怒了,喝道: “朱震,你当真就不怕死?” 朱震冷笑一声,缓缓开口。 “我等士人,为家国大义而死,死得其所!” 侯览冷冷道: “尔死了,全家也都会陪葬。” 朱震嘶哑一笑。 “那又如何?吾辈舍生取义,孔孟在地下有知,当欣慰儒家士人骨气不绝!” 侯览大怒,直接拿起皮鞭。 “好,你骨头硬是吧?我倒要看看,你的骨头硬还是鞭子硬!” 皮鞭抽打之声,不断响起。 朱震咬牙受刑,双目死死盯着侯览。 过了良久,侯览突然感觉不对,停下皮鞭,试探性地开口。 “朱震?” 朱震没有说话。 侯览伸手到朱震鼻间一探,才发现朱震已然气绝身亡。 虽死,兀自怒视侯览。 侯览心中突然惊惧,抛下皮鞭,踉跄离开囚室。 “疯了,这些士人全是疯子!” 【陈蕃族灭,其子陈逸得朱震等人藏匿庇护,以身幸免。】 画面一转,一名官员昂然走入县衙大堂之中。 正在处理公务的县令孟优抬头,露出惊讶表情,赶忙起身。 “巴议郎,怎么有时间前来下官这里?” 【大汉议郎,巴肃。】 巴肃人如其名,长相方正,表情严肃。 他对着县令孟优道: “好教县令大人得知,本官今日前来,乃是为了自首。” “自首?”孟优愣了一下。 巴肃嗯了一声,淡淡道: “十常侍不是将窦武大将军等人打成党人,要诛灭所有参与大将军事件中人吗?” “不瞒县令大人,巴肃其实也参与其中,只是未被十常侍发现。” “故而,今日巴肃前来自首,好教十常侍得知,我巴肃当日也是和窦武大将军合谋,要诛灭这些阉宦之人!” 孟优大惊失色,赶忙捂住巴肃的嘴。 “巴大人,噤声!若是被十常侍党羽听到,下官也保不住你的。” 巴肃推开孟优的手,怒道: “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其刑乎!” “巴肃敢作敢当,你尽管将我押去北寺狱,交给十常侍党羽便是。” 孟优环顾四周,见不少小吏已经被惊动,在门口探头探脑,心知此事必然无法隐瞒无孔不入的十常侍党羽。 孟优一咬牙,将手中官帽摘下,拉着巴肃就走。 “巴议郎,下官拼着这官帽不要,也要护你周全。快随我逃亡,不然等会阉宦亲信必闻风而至!” 巴肃强行将孟优扯回,又把县令官帽按回孟优的脑袋上。 “孟优,尔年纪轻轻,有的是时间和阉竖周旋。” “老夫今日为国而死,乃是希望天下人谨记大将军和陈公忧国忧民之心。” “尔要好好当这个县令,将来有朝一日位列朝堂,
第195章 司马懿正式篡位,东汉士人大义感动历朝皇帝(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