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朱元璋大开杀戒,老康熙教子训孙(2 / 4)

爷,这些官员们玩忽职守,应当免职!”  朱棣闻言大怒,道:  “免职怎么能行?应该将他们发配流放边疆,终生不得发还!”  朱元璋哼了一声,冷冷开口:  “来人,传朕旨意。”  “山西洪洞县县尉唐闰山,欺压乡里,罪无可赦。”  “着,斩首示众!”  “洪洞县县令,昏庸无能,斩首示众!”  “山西按察使,官官相护,斩首示众!”  “都察院御史罗振罗,徇私枉法,斩首示众!”  “兵部郎中吴飞,包庇属下,斩首示众!”……  “所有参与过此案审判的官员,除斩首抄家外,一律拨皮实草,以儆效尤!”  听着朱元璋的话,大殿之中的大明群臣,心中震恐不已。  这一连串的旨意下来,除了帮助过姚小五的那名按察司官员和六军都督府这对父子,剩余所有审理过此案的官员,全部都被斩首抄家,拨皮实草!  姚小五,仅仅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而已!  朱元璋一口气说完这些话之后,长出一口气,重新将视线投向姚小五,温和开口。  “这一路,你辛苦了。”  “下去吧,等明日,锦衣卫会带你回山西……”  “带你妻子回家,今后好好生活。”  姚小五身体颤抖不已,喜悦的泪水从双目中流下。  扑通一声,姚小五跪在地上,朝着朱元璋连连磕头。  “多谢陛下恩典!”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亲手将姚小五扶起。  “去吧,一切都结束了。”  等姚小五离开,朱元璋重新回到龙椅上。  突然,朱元璋目光如电,瞪了一眼蓝玉。  “朕让你起来了?给朕跪着!”  蓝玉无奈,只能噗通一声再度跪下。  朱元璋目光环视大殿。  群臣纷纷俯首,无人敢和朱元璋对视。  这位大明皇帝,带着浓重的怒火开口了。  “收继婚,有违人伦天和,乃是蒙元时期的糟粕!”  “早在周公定礼时,就废掉了这种只有野蛮人方会实行的混账政策。”  “如今都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华夏大地之中,竟然还有这么多蠢材连这一点都不知道?”  “朕起兵反元,就是为了推翻蒙元对老百姓的压迫,就是要让汉家儿郎能够顶天立地,能够拥有正常的生活!”  “从洪洞县到太原,从太原到京师,这么多的衙门,竟然就因为害怕得罪区区一个蓝玉大将军,连最基本的秉公执法都做不到!”  “朕想知道,这大明究竟是朕这个皇帝制定的法律有用,还是蓝玉大将军的名头更有用!”  说到后来,朱元璋已经是在咆哮。  蓝玉听着,后背都被冷汗湿透,忍不住叫了起来。  “陛下,臣真的不知道那唐闰山竟然是这么混账之人,臣真的不是故意姑息他的,还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的视线缓缓移动到了蓝玉身上。  这目光无形无质,但这一刻蓝玉却感觉身上多了千钧重担。  似乎有一座大山高悬于蓝玉的脑袋之上,随时都能压下来,把蓝玉压得粉身碎骨!  啪嗒、啪嗒,蓝玉的汗水不停滴到了地面上。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开口:  “朕当然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然你已经死了。”  蓝玉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只感觉浑身似乎已经脱力,竟然连跪着都有些跪不稳了。  “陛下圣明!”  朱元璋哼了一声,淡淡道:  “但此事,你难辞其咎!”  “若不是你这个狗屁大将军的名头,姚小五何至于一路奔波,直到朕的面前才能伸张正义!”  “朕降你爵位三级,罚俸五年,你可有异议?”  蓝玉忙道:  “陛下圣明,臣心悦诚服,绝对没有任何异议!”  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声,抬高了声调。  “那还不给朕滚出去!”  蓝玉如蒙大赦,仓皇离开。  朱元璋目送蓝玉离开,又一次看向群臣,缓缓开口:  “朕希望你们知道,这天下,如今是汉家天下。”  “有些人,给蒙元当奴才当久了,骨头软了,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前朝灭亡数十年,竟然还有余毒未肃,简直是朕和大明的耻辱,是所有汉人的耻辱!”  “今后若再有这种事情,朕照样还是要杀尔等全家,听明白了?”  群臣忙道:  “听明白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抬高了声调。  “听明白了没有!”  群臣异口同声,高声回应:  “臣等明白了!”  朱元璋挥了挥手,没好气地开口:  “那就都滚出去!”  等群臣离开之后,朱元璋抬起头,看向大殿的门口。  殿外,月色正浓。  这位大明皇帝,视线突然有些恍惚。  多年前,那个少年站在街角,看着远处的男子被殴打至死,看着那蒙古老爷的管家丢出几个大钱,轻而易举地在到来的衙役面前将此事了结。  如今,少年坐在了龙椅上。  他曾在心中发誓,绝对不让这种事情再于华夏大地中上演。  他,做到了!  朱元璋嘴角颤动了一下,微微上翘,露出了畅快的笑意。  ……  大清世界。  康熙皇帝站在寝殿窗户旁边,注视着窗外的明月。  在老皇帝的面前,太子胤禛和皇孙弘历两人,诚惶诚恐。  康熙缓缓开口: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当年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想必也曾经如朕一般,看着这轮明月。”  “但他们的王朝早已经消逝于历史,只有朕的大清,屹立于如今的华夏大地上。”  “尔等说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