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挑战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底线。】 画面中,白发苍苍的王政君表情极为愤怒,不敢置信地看着王莽。 “巨君,你说什么?” 王莽头戴摄政王冠,身着摄政王龙袍,脸上带着淡然笑意。 “姑母,侄儿打算过两个月将刘婴册封为皇太子。” 王政君气得脸都白了。 “巨君,刘婴已经是皇帝,你现在倒要册封他为皇太子?” “再说了,你怎么可能当他的父亲!” 王莽面不改色地开口: “姑母,当年周公摄政的时候,周成王尚且需要侍立一旁,口称亚父。” “如今侄儿也只不过是把周公的礼制原样重现罢了,姑母何须如此动怒?”王政君表情阴沉,对着王莽道: “政君,周公乃是周成王的二叔,古人又称二叔为‘二爹’,故而周公确实有资格将成王视作自己的子嗣。” “但你乃是王家人,皇帝却是姓刘,你怎么能将皇帝看成你自己的子嗣呢?” 王莽笑着摇头。 “若是姑母觉得父子不同姓有所不妥,那便将刘婴改为王婴,不知姑母意下如何?” 王政君气极反笑,道: “若是皇帝改名成王婴,那刘家的大汉怎么办?” “我虽是王家人,但也是刘家媳妇,是大汉的太皇太后。” “我支持你,让你当大司马、安汉公,是为了勉励你能更好的匡扶大汉,你现在却做出这样的事情?” “你想要让皇帝改姓王,我是绝对不能同意的!” 面对着王政君的愤怒,王莽表情依旧平静,甚至嘴角微微掀起。 “姑母难道还没有发现吗?事到如今,天命在我,大汉气数已尽了。” “今日侄儿前来,也不过是通知姑母一声罢了。” “不管姑母同意还是不同意,册封太子典礼的时候都请姑母最好出席。” “不然,侄儿只能选择屠尽天下刘姓皇族子弟,以免祸患!” “你!”王政君手指王莽,气得说不出话来。 王莽也不去管王政君,施施然地站了起来,转身离去。 王政君嘴唇发白,良久之后才一声长叹。 “我糊涂啊,怎么就给大汉引狼入室了呢?” 这位大汉的太皇太后,泪流满面。 镜头一转,三岁的刘婴在乳娘的牵手下,战战兢兢地对着王莽下跪。 王莽微笑着,将一顶小小的太子冠冕戴在了刘婴的头上。 【居摄元年三月乙丑日,王莽正式昭告天下,废黜刘婴的皇帝之位,将刘婴改立为皇太子,号曰“孺子”。】 【至此,王莽虽然名义上还只不过是一个摄政皇帝,但天下所有人都很清楚,他距离真正取代汉室,已经只有最后一步之遥了。】 【为了成功跨越这一步,王莽决定做出新的功绩,以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金幕中,王莽坐在未央宫御书房之中,看着面前王舜、甄丰、甄邯等几名心腹,缓缓开口。 “大汉两百年至今,已经是弊端丛生,到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了。” 王舜等人连声称是。 王莽又道: “朕准备从改革钱币下手,尔等觉得如何?” 王舜忙开口道: “古代圣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在位时期都曾经对钱币进行过大的改革。” “陛下此次改革,乃是顺应圣王之道,必然能马到功成,千古流芳!” 王莽抚须而笑。 “不错,朕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这个世界回到孔夫子口中上古圣人们的时代,让所有民众都能安居乐业,让华夏在朕的手中走向巅峰。” “那么,就从钱币开始吧!” 【王莽对西汉末期剧烈的社会矛盾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蔡阳县之中,刘秀明显长大了一些,不再是孩童,成为一名少年。 他走进了家中后院,看到自己的叔父刘良和两名兄长,正在挥汗如雨,叮叮当当地在铁炉面前忙碌着。 “叔父,兄长,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刘良擦了擦汗,示意刘縯和刘仲继续,自己坐到一旁,对着刘秀笑道: “叔父这是在铸钱,好赚点家用。” 刘秀凝神看去,果然发现在两个兄长手下,一个个钱币正逐渐成型。 刘秀咦了一声,道: “这也不是五铢钱啊。” 五铢钱是从汉武帝时代开始铸造的钱币,因一枚钱币重五铢而得名,和秦朝的半两钱一样都属于计重钱。 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等不同规格样式,但所有规格的五铢钱重量都是相等的,故而诞生之后就受到天下百姓的欢迎,盛行至今。 刘良拿着钳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枚刚刚铸造完成的钱币,对着刘秀笑道: “秀儿你看,这个叫做契刀,一个值五百钱。这个小一些的叫做大钱,一个值五十钱。” “还有你两位兄长现在弄的这个最大的叫做错刀,一个就值五千钱,咱们家也就只能铸造两三个错刀,不能再多了。” 刘秀摸了摸后脑勺,颇为疑惑。 “不是有金子和银子吗,为何还要弄出这什么错刀、契刀、大钱?” 五铢钱毕竟货值太低,大额的交易还是需要金子和银子,这也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不过华夏的金银产量并不算高,加上许多人还喜欢用金银陪葬,进一步削减了金银的流通量。 民间还是以铜币交易为主,只有大贵族、大富商之间才会用金银交易。 刘良笑道: “当今那位摄皇帝,一直以来都说要改革大汉弊政,这应该是他改革的一环罢。” “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可以从中赚钱!” 刘秀眨了眨眼睛,道: “赚钱?
第412章 王莽第一次货币改革,引发秦始皇疯狂吐槽(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