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内阁司礼监斗法,万历皇帝的高强度课程引来历朝皇帝效仿(2 / 4)

掌权之事!”  韩辑程文闻言,脸色都是一变,忙道:  “恩师可绝对不能让冯保那个阉人得逞啊!”  高拱冷笑道:  “老夫乃是先皇帝师,说起来便是当今陛下的师祖。冯保阉贼想和老夫斗,还差得远呢。”  “尔等立刻去联络百官,让他们一同上奏章弹劾冯保罪状,定要将冯保这老儿扳倒!”  顿了顿,高拱双目中精光一闪,道:  “这一次,老夫不单单要扳倒冯保,还要彻底取消司礼监留中批红之权,让权力完全归于内阁!”  【十岁的万历皇帝刚刚登基,内阁首辅高拱和刚刚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冯保,就围绕着权力爆发了巨大的冲突。】雪片一样弹劾冯保的奏折很快就被送入内阁之中。  张居正拿着一份奏章,来找高拱。  “高阁老,大量文武百官弹劾冯公公,此事怕是有些棘手啊。”  高拱盯着张居正,冷笑道:  “有何棘手?此事正是老夫授意!”  张居正没想到高拱竟然如此直接承认,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高拱冷然道:  “张阁老,你也是内阁的一份子,难道你就不想内阁把批红权拿回来?”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不瞒高阁老,我自然也是希望内阁权力越来越好,但冯保深得太后和陛下信任,想要扳倒他恐怕很难。”  高拱哼了一声,道:  “太后也是个懂礼的人,她知道宦官干政会有什么后果,老夫自然会说服他的!”  张居正默然半晌,点头道:  “那就一切都按高阁老吩咐便是。”  张居正转身离开内阁,朝着皇宫内部的文华殿而去。  很快,张居正就来到了文华殿中。  十岁的皇帝朱翊钧正坐在文华殿内,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名翰林学士讲经。  张居正并没有进去,而是站在殿门处。  冯保的身影很快出现,轻声对张居正道:  “张阁老,眼下情况如何?”  张居正见左右无人,低声道:  “高阁老已经授意文武百官上奏章弹劾冯公公你,还请公公注意。”  冯保闻言大怒,表情都有些扭曲,恨恨地开口。  “先帝继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按资历就该由咱家出任,高拱那老小子却向先帝推荐了陈洪!”  “陈洪被罢免后,再怎么也该到咱家了吧?高拱竟然又把尚膳监的孟冲推荐来当司礼监掌印太监。”  “那孟冲只不过是个厨子,他懂什么四书五经,怎么能批红掌印?就因为孟冲阿附高拱,咱家不愿意讨好高拱,便受此大辱!”  “现在陛下继承大统,咱家总算是被两位太后垂怜,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屁股都还没坐热,高拱又发动百官要罢黜咱家,还要把司礼监权力收回,斩尽杀绝!”  “这高拱行事未免也太霸道了,不从他的人,连在官场有一席之地都不行吗?”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又不是他高家的大明!”  张居正没有什么表情地听着冯保絮絮叨叨的抱怨,过了片刻之后才轻声道:  “冯公公,事已至此,你和高阁老之间必须要分出胜负,否则……”  冯保点了点头,双目中闪过一丝狠厉光芒。  “从裕王府到现在,高拱一直都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咱家已经忍了他很多年了!”  “张阁老,帮我!只要咱家斗垮了高拱,一定向太后和陛下举荐你成为内阁首辅!”  张居正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声音越发轻微。  “等内阁弹劾奏章送上来,两位太后必定会找冯公公对质,到时候……”  片刻后,冯保走入大殿中,对着翰林学士道:  “你今日为陛下的授课到此为止。”  翰林学士点了点头,朝着万历皇帝行礼。  “臣告退。”  万历皇帝表情严肃,对着面前的翰林学士回礼。  等翰林学士离开后,万历皇帝松了一口气,看向冯保。  “大伴,接下来是谁给朕授课?”  冯保恭敬道:  “陛下,是内阁次辅张居正大学士。”  万历皇帝闻言目光上抬,看到了已经在殿门口出现的张居正,表情迅速变苦。  “大伴,张先生授课实在是过于严厉了,你能不能和母后说一下,从翰林院换个人来?”  冯保面无表情地开口:  “陛下乃是大明之主,必须得治国经验丰富之人才可以教授陛下真正的治国之道,还请陛下不必多想。”  “况且,请张阁老授课原本就是太后的主意。”  万历默然半晌,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好,朕休息一下,就请张先生授课。”  片刻后,休息了一刻钟的万历皇帝重新落座。  张居正进入殿中,朝着万历皇帝行礼。  “臣张居正见过陛下。”  万历皇帝不敢怠慢,起身回礼。  “见过张先生。”  张居正身体挺直,受了这一礼,随后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一本《资治通鉴》。  “陛下,今日臣讲的是《资治通鉴》中的宋徽宗赵佶。”  张居正娓娓讲述,万历皇帝仔细聆听。  【万历皇帝所受到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每日日出之时便来到文华殿中,由诸多翰林院臣子进行四书五经的授课。】  【四书五经授课完毕后,休息一刻钟时间便继续由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都御史等高官负责讲授史书,直到午饭完毕才返回皇宫之中。】  【每逢三、六、九常朝之日,因万历皇帝必须亲临早朝,该日的学习才会暂停。】  【每日下午,万历皇帝还要在宫中做功课,由生母李太后亲自监督考较。】  【这一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