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个十岁的孩子而言无疑是极为枯燥的,但事实上,万历皇帝从五岁开始就已经以太子的身份,在东宫每日接受这种高强度的教育了。】 【无论隆冬盛夏,无论季节变迁,每年除春节、祭祖等屈指可数的重大节日外,这样的教育过程日日从不间断。】 毕竟只是个十岁的皇帝,万历听着听着便有些走神,目光游移,看向大殿之外的树木和天空。 “陛下!” 张居正突然严厉开口,把万历皇帝吓了一跳。 “陛下,臣刚刚讲到哪里了?” 万历皇帝愣了一下,想了好几秒才道: “讲到宋徽宗任用蔡京……” 张居正面无表情地开口。 “那是几分钟前讲的,足见陛下已经分神好几分钟了。” 说着,张居正拿出戒尺。 万历皇帝的脸色迅速发苦,道: “张先生,朕只是一时走神,能不能不打?” 张居正表情严肃。 “上课理当认真,陛下须受此戒,才能端正态度!” “臣请陛下伸手。” 万历无可奈何,只能伸出右手。 啪一声,戒尺抽在万历掌心。 十岁的小皇帝只感觉一阵火辣辣的疼痛,脸庞都皱了起来。 张居正面无表情地收起戒尺。 “陛下,臣继续授课了。” 万历不敢怠慢,端正身体,仔细聆听张居正的授课。终于,午饭时间到了。 万历狼吞虎咽地吃完被试过毒,早已经凉透的饭菜,在冯保的陪伴下回到寝宫。 一路上,万历不停小心翼翼地偷看冯保。 冯保显然有些心神不宁,走路时经常出神。 万历迟疑片刻,小心翼翼地哀求冯保。 “大伴,等会你能不能别告诉母后,说张先生今日惩戒了朕?” 冯保愣了一下,哦了一声。 “老奴理会的。” 万历皇帝的表情顿时变得高兴。 很快回到后宫,万历的生母李太后,以及隆庆皇帝的正妻陈太后两人已经在这里等候。 万历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行礼。 “见过两位母后。” 陈太后温和地笑着,点了点头。 “陛下有心了。” 李太后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沉声道: “今日上课有无走神,可曾被先生们责骂惩戒?” 万历身体一个哆嗦,忙道: “没有,真没有。朕今日也专心上课了,不信母后您问大伴!” 李太后将目光投向冯保。 冯保恭恭敬敬地行礼,开口道: “回太后的话,今日张居正张阁老授课时,陛下因走神被张阁老打了一戒尺。” 万历目瞪口呆。 “大伴,你……” “你什么你!”李太后柳眉倒竖,气势汹汹地瞪着万历,“陛下,你是大明的皇帝,应该为天下子民以身作则,怎么能在上课时走神!” “来人,取戒尺来!” “啊?”万历皇帝傻眼了,脸上露出惊惧,又不敢躲。 啪,啪啪! 李太后用戒尺重重在万历皇帝掌心打了三下。 这三下可比张居正打的疼多了,十岁的万历皇帝双眼立刻变得通红,隐约可见泪水在其中蓄积。 李太后严厉道: “今后还敢不敢了?” 万历皇帝带着哭腔道: “孩子……” “要自称朕!”李太后打断了万历的话。 万历顿了顿,道: “朕不敢了,母后。” 李太后嗯了一声,冷然道: “好,今日下午功课加倍!” 万历:“……” 在一旁,冯保嘴角微微扯动,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贞观世界之中,头戴皇冠的李世民,双目亮了起来。 “原来还能这样子教育的?” 说着,他情不自禁地看了李治一眼。 李治顿时心生警兆,头皮发麻,干笑道: “父皇,儿臣已经很努力了。” 李世民伸手指了指金幕,淡淡道: “你看看这个万历皇帝,人家五岁起就开始接受这种程度的教育了。” “你如今每日的课程,连五岁的万历皇帝都比不过!” 李治哑口无言。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 “从今日起,你也得按照这个时间来上课,朕允许你每十日中的三、七日休息两天。”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将视线投向坐在前方的几名大唐重臣。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李绩,你们几个负责给治儿授课!” 得到臣子们的回复后,李世民重新将目光转回李治身上。 “至于功课的考较,由朕亲自负责。” “若是通不过考较,呵呵……” 李治听着,表情不由变得苦涩。 不是,我就看个金幕,怎么还把自己的课程越看越多了呢? 金幕害我!!!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若有所思,看向朱棣。 朱棣身体一颤,赶忙赔笑道: “父皇,俺都四十岁人了,就不需要上课了吧?”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活到老学到老,朕如今每个月还要请大儒学士讲经呢,你怎么就不需要上课了?” “且不说四书五经和各种史书,单单《工业革命》里那么多知识,你当皇帝的不搞懂,将来岂不是被人随意蒙骗?” “你看你这个后代朱翊钧,人家多勤奋!” 朱棣头皮发麻,忍不住叫起了撞天屈。 “父皇,俺是大明太子,只需要把大明钢铁战舰派到世界各地去,难道还需要明白钢铁战舰是怎么打造的吗?” “您这话说的,也太没道理了吧!” 朱元璋沉吟片刻,难得的没有吐槽朱棣,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朱高炽。 “高炽啊,你爹老了,但你还是要补补课的。” “啊?”朱高炽
第442章 内阁司礼监斗法,万历皇帝的高强度课程引来历朝皇帝效仿(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