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康熙要卖皇家御用品给英国人?明倭和谈风波不断(1 / 6)

杨勇沉默片刻,突然喜滋滋地开口道:  “父皇,现在可不是每个王朝都拥有铁甲战舰呢。”  “您说,要是历朝历代能碰一碰,咱们大隋岂不是随随便便碾压他们?”  隋文帝闻言,一时间竟然有些神往。  那可不?  以大隋的国力,分分钟就是几百艘铁甲舰堵门啊。  但很快,隋文帝就沉静下来,失笑道:  “都是华夏王朝,打来打去的有什么意思?”  “对了,既然铁甲舰都已经成规模了,那么大隋的海上扩张之路也该是时候进行了。”  “宇文卿家,你最近主要就负责此事吧。”  宇文述赶忙点头应是。  顿了顿,隋文帝又看向高熲。  “高卿家,联通西域的铁路一定要尽快推进!”  如今大隋国境线的最西部,已经扩张到了咸海。  从咸海到长安,已经超越了一万里,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  故而大隋也暂时停止了扩张,因为再继续扩张下去也难以有效地统治。  隋文帝已经做出决定,接下来的时间以海洋扩张为主。  至于陆地上的扩张,则需要等待长安到伊犁的铁路彻底贯通之后,再继续进行。  任何国家在获得《工业革命》之后,肯定都会发现火车铁路的价值,并进行修建。  但大隋就比较特殊。  因为大隋一口气上马了五条铁路!  第一条是长安到伊犁;第二条是长安——洛阳——琅琊;第三条是长安到成都,第四条是洛阳——涿郡——平壤,第五条是洛阳——汉阳县——南海郡(广州)。  开皇盛世,就是这么任性!  杨勇闻言,不由跃跃欲试,振奋道:  “等这五条铁路建成,大隋接下来就能突飞猛进地发展更多的经济,也能更好的对外扩张了!”  杨勇确实是一个倾向于仁慈的性格。  但又有哪个皇帝能拒绝开疆拓土,名垂青史的诱惑呢?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若有所思。  “这个鹤翼阵,看起来确实还是有些意思。”  毕竟已经是看的第三部大明盘点视频,老朱多少是有点被习惯了,能够冷静分析。  朱棣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父皇,儿臣突然明白大明缺少什么了。”  “缺少一套海军的战术啊!”  像陆军,各种战术、阵型什么的,相关的资料、经验,可以说是车载斗量,比比皆是。  但海军就不同了。  在大明之前的宋朝和元朝,乃至再往前追溯的历代王朝,真正足堪大用的海军并不多。  大唐李世民、李治时代的海军算一个,再往前就得是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了。  朱元璋鄙夷地看了一眼朱棣。  “蠢材!你忘了朕当年是怎么灭掉陈友谅的了?”  朱高炽闻言,表情顿时变得怪异。  鄱阳湖大战!  还是水师之间的战斗!  朱棣脸上表情僵硬了一下,干笑道:  “父皇,您那是水师,我说的可是海军啊。”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朱棣。  “水师的经验难道就不能用在海军身上的?”  顿了顿,朱元璋点头道:  “你说的这个也确实有道理,远洋航行并非内河航行可比,你和蓝玉两个人上点心,让海军都督府那边早日拿出一个章程来。”  朱棣心中一跳,顿时觉得颇为麻烦,忙道:  “父皇,儿臣最近还要负责修撰大明的《帝范》呢,这件事情就交给蓝玉去做吧。”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喝道: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这段时间是不是天天去偷偷开车?”  “前两天还把车撞宫墙上了!”  “就是要给你找点事做,免得一天不是折腾这里就是那里!”  《工业革命》那套书之中,可是包含了详细的内燃机以及最初代汽车的制造过程!  朱棣一开始最喜欢的是铁甲舰,再后来嫌铁甲舰制造太久又转而喜欢火车,又到后面有一次去工部视察偶然看到了汽车原型,从此转为汽车狂热爱好者。  朱棣闻言,不由干笑一声。  “小事,小事父皇。儿臣那不是刚上手还不习惯换挡和油离配合么,而且那台车还是试制车,不能算是正式版本……”  一边解释,朱棣心中一边暗想。  娘的,这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等俺以后当了皇帝,一定得把锦衣卫给撤了!  嗯?也不对。当了皇帝之后,俺就可以用锦衣卫来监视别人了啊?  一时间,朱棣突然又颇为神往。  大清世界。  康熙摸着胡须,缓缓开口。  “朕差点都忘了,海军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啊。”  皇太子胤禛点头道:  “父皇所言极是,大清有海疆万里,若是敌人从海上而来,极其难以防守。”  弘历非常乖巧地坐在一旁,没有开口。  自从上次被十四皇子胤祯当场嘲讽了一通后,弘历就开始降低存在感。  年轻人可是最要脸皮的!  康熙缓缓道:  “咱们大清的海军……”  说到这里,康熙突然停住。  在场的所有清朝大臣,表情也是颇为古怪。  海军?  大清就没有海军这种东西!  其实在康熙初年,大清是有海军的。  但那支海军是怎么来的?  是郑成功的部下施琅和郑成功儿子郑经反目成仇,然后施琅带着部下投奔了大清。  最后,施琅带着清军攻上台湾岛,把郑经给灭了。  郑经灭亡之后,大清就没有海上威胁了,施琅组建的这支海军也就渐渐被边缘化了。  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过去,这支海军早就消亡,成为历史的尘埃了。  所以,大清现在是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