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康熙要卖皇家御用品给英国人?明倭和谈风波不断(3 / 6)

自己面前直言不讳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的低级文官,对于较为听话的内阁大学士们并无意见。】  【故而,最终朱翊钧还是接受了赵志皋等人的意见,派遣谢用梓、徐一贯作为正副使者,前往倭国议和。】  【但是,真正决定了这次议和的人却并非这两位使者,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在各种史料上记载寥寥的人。】  金幕中,很快浮现出了一个人。  此人身材并不算高,看上去颇为精明,一双细长的三角眼是浑身上下最容易让人认出来的标志。  【浙江嘉兴人,沈惟敬。】  【沈惟敬出身平平,并非什么读书人或者富贵之家,但他拥有一个特点——精通日语。】  【这在当时的大明,其实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事情。】  【自从嘉靖二年的“争贡之役”爆发后,大明全面禁止了对倭国的所有贸易、来往。】  【而嘉靖二年,距离大明和倭国议和的万历二十一年,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九年,三四代人的时间。】  【沈惟敬之所以精通日语,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一位在大明和倭国之间悄然来往的走私商人。】  【他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祖承训败走平壤之后。】  【大明朝廷一方面决定从全国调集兵力出征,另外一方面又担心在调兵期间朝鲜被倭国灭亡,于是紧急在曾经和倭国商业往来最为频繁的江南地区寻找精通日语之人。】  【沈惟敬自告奋勇,凭借着精通日语的技能,被大明授予一个游击将军的身份,前往平壤城和驻守当地的倭军最高长官小西行长进行谈判。】  画面中,一辆马车驶入平壤城里,很快来到了小西行长临时驻扎的前朝鲜王宫。  沈惟敬不慌不忙地走进去,对着高居大殿之上的小西行长拱手行礼。  “小西君,我们又见面了!”  小西行长看着沈惟敬,露出惊讶的表情。  “沈桑,你竟然是大明的使者?”  沈惟敬哈哈大笑。  “我只是来和小西君做个生意。”  小西行长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  “既然是沈桑,那么想必你背后有那几位的意思了?”  沈惟敬做了一个称赞的手势,笑道:  “小西君,这就是为什么我来见你,而不是去见加藤君(第二军团指挥官加藤清正)的原因。”  小西行长若有所思,领着沈惟敬来到了后院,单独商谈。  “说吧沈桑,他们想要什么?”  【小西行长,在倭国诸多军团指挥官中,同样也是一个异类。】  【他是倭国堺市豪商小西隆佐之子,一个商贾之子,同时还是一个基督教徒。】  【换言之,小西行长并非倭国人这么简单,他其实还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大殖民帝国在倭国的利益代言人。】  【倭国之所以能从葡萄牙、西班牙手里购买到大量先进的火器,小西行长居功至伟,才得以被丰臣秀吉力排众议,任命为第一军团指挥官。】  沈惟敬笑了笑,用非常纯熟的倭语道:  “我就开门见山吧,江南那边,并不希望朝鲜马上被灭亡。”  小西行长皱眉道:  “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沈桑。”  沈惟敬呵呵一笑,压低了声音。  “我就直说了吧,兵部尚书石星是江南的人,如果你们把朝鲜灭了,石星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小西君,你应该知道朝中无人是什么样的结果,那之前江南和你们倭国的生意恐怕就不好办了。”  小西行长若有所思,突然开口道:  “关白开战之前信心满满觉得一定能攻克大明京师,莫非……”  沈惟敬喝了一口婢女送上来的茶,笑眯眯地没有开口说话。  小西行长沉吟片刻,颇为为难地说道:  “可这件事情,还是得关白说了算啊。”  沈惟敬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西君,大家都是老熟人,你又何必跟我在这里装呢?”  “朝鲜各地的义军风起云涌,你们的海上补给又被李舜臣给切断了。”  “你停留在平壤城,难道是因为不想打到鸭绿江边吗?是你的第一军团根本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撑你继续往北了吧?”  这番话很尖锐,但小西行长却并没有动怒,表情平静。  “既然沈君都知道了,那之前又何必故意说那些呢?”  沈惟敬摇了摇头,道:  “做生意,讲的就是诚信。”  “我已经将那边的底牌全部透露给小西君了,至少小西君不会让我死在这里了,对吧?”  小西行长哈哈地笑了起来,露出亲热的表情。  “沈君说的这是什么话!你我也是认识这么多年的故交了,我怎么可能害你性命呢?”  “行,既然是沈君发话了,那我就给你一个面子。”  “两个月,不,三个月内,我的第一军团都不会离开平壤继续北上,如何?”  沈惟敬笑呵呵地点头,随后低声道:  “从我们的情报来看,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应该会带至少四万人进入朝鲜,小西君你这两万人恐怕是不够打的。”  “我建议你和加藤君交换一下领地,让第二军团来这里驻守吧。”  小西行长哼了一声,道:  “沈桑,你未免过于把大明的官军看重了吧?之前对平壤城的突袭,我还不是让那个祖承训死了六成人手?”  沈惟敬脸上笑容不变,道:  “这只是一个建议,你知道的,我不过是一个传声筒,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小西行长伸出一根手指。  “我也已经提前答应你了,所以明年小西家的份额要多一成。”  沈惟敬摇头道:  “一成不可能,一个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