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刘秀愤怒抨击,李世民重提周朝,赵构醉生梦死(4 / 6)

不敢继续在大宋境内停留,纷纷朝着黑龙江以北迁徙。  如今这个世界上还活着的女真人,绝大部分都在北方的西伯利亚地区,大宋东北的女真人是真所剩无几了。  不过看到赵匡胤这么气愤,杨业还是赶紧答应下来。  “陛下放心,枢密院这就和兵部协调安排下去,一定用最快的时间发动一次清剿军事行动。”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悠闲地坐在一条游船上,注视着面前的金幕。  “没想到啊,这些靺鞨人的后代居然还真能在中原作威作福呢。”  “呵呵,朕总感觉,华夏王朝是一代不如一代喽。”  李渊的话,引来一旁的几名宰相连连点头。  裴寂开口道:  “谁说不是呢?靺鞨对大唐来说,只不过是一个随随便便出两三千人就能搞定的弱小种族。”  “没想到靺鞨的后裔女真人,竟然都能强大到这种地步。”  虽然现在还是唐初武德年间,但在金幕出现之后,大唐已经扫平了整个漠南漠北,也征服了整个东北地区所有异族,包括黑龙江以北的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正是女真在大唐时候的称呼。  李世民沉吟片刻,开口道:  “父皇,儿臣觉得单单是征服这些种族还不行,必须要像之前华夏诸多先辈一样,用文明将这些异族全部同化。”  “如此才是真正长治久安之策。”  李渊有些好笑地看了一眼李世民,道:  “世民啊,咱们大唐把那些异族抢夺得这么厉害,他们真的愿意融入华夏么?”  唐军作战时是真的勇猛,但打完仗之后对占领地的劫掠同样也是刮地三尺的级别。  李世民笑了笑,道:  “父皇不必担心,以前咱们华夏的先辈也是这么做的嘛。”  当年周武王分封一千诸侯,绝大部分的诸侯都是在异族盘踞之地开拓。  为啥周朝的诸侯国一开始没有明确的国界线,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地盘吗?  当然不是。  周朝的诸侯们分封,并不是说你被周天子授予封地,去了那里,当地的商朝移民以及各种夷狄就赶紧上门倒头就拜,该交税交税该出兵打仗就出兵。  恰恰相反,周朝诸侯们抵达封地的时候,面对的局势是——举世皆敌。  除了诸侯自己建立的城邑内部是安全的,出了城就完全没有安全可言了。  所以诸侯的封地,其实就是一个个殖民地定居点。  大家的地盘都只限于城邑之中,那讨论什么国境线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在周朝早期,就把城里居民称为“国人”,表示是自己人。  城外的就是“野人”,表示不是自己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周朝早期的地图中往往只标注诸侯所在的城邑,不标注诸侯国疆域国境线的原因。  那时候压根就没有国境线这种东西,出了城就等于出国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诸侯们凭借着各种手段(主要是战争),逐渐地以城邑为中心向四周征服,渐渐地扩大了自己实际统治的地盘。  在这期间,城外的商朝遗民和异族当然也不是没有反抗。  但周朝分封制体系本身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生的。  诸侯被攻击,就向附近的诸侯求援。  附近的诸侯加一起也搞不定,就向拥有当地一大片区域征伐权的大诸侯国(一般就是指公爵国)求援。  实在连大诸侯也搞不定了,那就得请求周天子的支援了。  这样一来,一个看似弱小的周朝城邑,实际上却拥有了来自封地附近其他小诸侯国、大诸侯公爵国乃至周天子的保护。  而无论是商朝遗民还是各种异族,那都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无法和周朝这个成熟的殖民开拓体系进行长久对抗。  周朝就是凭借着这个精妙至极的体系,从一个侥幸攻入商朝都城得到天下霸权的关中小国,一步步地成长到了势力蔓延到全天下的华夏大王朝。  这个时间段中,周天子是非常强大的。  为啥?  因为周天子可是实打实的控制了关中和洛邑这两大块领土。  周天子的地盘,是从城池到野外,全部都归天子统治,里面的所有异族早就被清扫一空了。  周天子的地盘已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领土,拥有了国界线,对国界线内的每一寸领土都能进行有效掌控。  而诸侯们的地盘局限于城邑围墙之内,仅仅是“城中之国”。  出了城你别管什么侯爵公爵一样啥也不是,拿什么和周天子抗衡?  你要是不听话,周天子分分钟攻破你这座城池,杀你全家老小,换另外一个听话的来继续当诸侯就行。  直到诸侯们的实际控制区域从城邑之中蔓延到城外,并正式和其他诸侯交界了。  这个时候,国境线才终于有了实际上的意义,才开始在地图上被标注出来。当然这样一来,诸侯们的封地也从“城中之国”进化到和周天子一模一样的真正国家,那么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就仅仅是疆域的区别了。  到这里,拥有野心的大诸侯国们只需要不断吞并小诸侯国,让自己的疆域膨胀起来,就可以和周天子讨价还价,甚至拥有超越周天子的实力了。  刚巧此时又出现了周幽王和周平王这一对活宝父子,让周天子丢掉了麾下最重要的一块地盘关中。  于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时代便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这并非孔夫子哀叹的什么“礼乐崩坏”导致后人道德不如前人,就是单纯的实力转变导致地位转变罢了。  诸侯强了,周天子弱了,那诸侯凭什么还要继续当狗听你周天子使唤,任凭天子和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