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刘秀愤怒抨击,李世民重提周朝,赵构醉生梦死(5 / 6)

予取予求呢?  无非人性使然。  孔夫子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人,身处局中,也无法了解整个时代的全貌,很难摆脱身上时代的局限性来看待这种变化,也属正常。  但作为不处于局中的后人,拥有那个时代大量史书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的李世民,凭借本身的才能就可以轻易地看透这一切。  李世民说起这件事情,意思也很明显。  就是希望向东北、漠北等地派出大量的殖民者,逐渐地同化当地,让当地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李渊闻言,不由有些疑惑道:  “世民啊,你总不可能在外面分封吧?”  这不是开时代的倒车吗?  李世民哈哈地笑了起来。  “父皇误会了,都这个时代了,怎么可能会分封呢?”  “臣的意思是,以朝廷的力量在当地建立城邑,用朝廷的资源去推动征服和同化便是了。”  现在大唐朝廷能动用的资源,包括军队和物资在内,比周天子强了何止百倍?  周朝分封制度中需要几百年才能初步实现的同化,大唐最多也就几十年,两三代人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这就是时代进步的力量!  李渊点了点头,笑道:  “好好好,你和三省六部商议一下,早日做出安排吧。”  李渊现在也想开了。  既然儿子是千古大帝,那就让他放手去干。  朕也不用考虑太多,反正考虑多了也没用,也打不过世民这小子。  那就好好维持父慈子孝的局面,安享晚年吧!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对于大宋而言,这原本是一段可以重整旗鼓改变战局的关键时刻,但依旧停留在扬州的皇帝赵构和他的两位心腹黄潜善、汪伯彦却白白浪费了这段时间。】  扬州城的临时行宫之中,一片热闹景象。  许多被征召而来的工人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好将这座原本颇为逼仄的宫殿面积扩大为原先的数倍。  赵构站在高台上看着这热火朝天的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一旁的汪伯彦开口道:  “一年时间,至少要有汴京城皇宫的四成,三年时间要完全建成和汴京皇宫一样的规模。”  “到那个时候,朕就可以正式宣布迁都扬州了。”  汪伯彦点了点头,随后道:  “陛下,这修建皇宫可是一个大工程了,现在国库的收入是有些不足了,您看……”  赵构瞪了汪伯彦一眼。  “朕是宰相还是你是宰相?国库的收入自然是由你和黄卿家负责的,来问朕作甚?”  “没钱就征税,征不到税就找几个有钱的抄家不就行了?”  “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官,这种事情还要朕来教你吗?”  汪伯彦唯唯诺诺,顺便向赵构讨了一份便宜行事的征税旨意。  回到政事堂之中,汪伯彦看到黄潜善和礼部侍郎张浚等人正在交谈。  张浚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黄大人,眼下金军正在进攻山东。若是山东被攻克,金军随时都可能会从山东绕过汴京南下直取扬州。”  “想要守住扬州以北的淮河地带,咱们就必须要守住山东!”  “眼下国库大笔支出在给陛下修建宫殿,实在不智。”  “应该用这笔钱来增加武备训练军队,一定要力保山东不失才行!”  黄潜善有些不耐烦地瞪了张浚一眼,喝道:  “打仗是兵部和枢密院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礼部侍郎在这里越俎代庖了?”  “国库的支出那是得到陛下许可的,你和老夫说有什么用,有种你就自己去和陛下说!”  “行了,老夫多的是事情处理呢,给老夫退下!”  张浚一脸无奈地离开了。  汪伯彦笑呵呵地走到黄潜善面前。  “老黄啊,又被这些家伙而烦到了?”  黄潜善吐出一口气,颇为无语地开口。  “这些该死的主战派,怎么死了一批又一批,总是死不绝呢?”  “好了不说这个了,旨意你拿到了?”  汪伯彦嘿嘿一笑,晃了晃手中的圣旨。  “便宜行事征税的旨意就在这里。”  黄潜善顿时双目放光。  “好好好,这一次你我各拿一成半,再把四成,不,五成交到国库去吧。”  汪伯彦有些疑惑:  “那还有剩下的两成呢?老黄,你别告诉我这两成要分给下面那些办事的狗腿子们啊,他们可不配分这么多。”  黄潜善哎了一声,道:  “你在想什么呢?这两成是给宫里的蓝珪和康覆他们的,没有那些太监帮咱们在陛下面前说话,你以为咱们的钱能心安理得的进入自家宝库吗?”  汪伯彦这才露出笑容,道:  “老黄啊,还是你考虑周全!”  “嗯,对了,这么大的数额说不定还是会引起陛下的疑心,咱们得再给陛下找点事情做。”  黄潜善哈哈一笑,成竹在胸地开口道:  “我已经让蓝珪和康覆他们找了一千名秀女送入宫中,至少够陛下玩一两年的了。”  “放心吧,陛下这段时间可没有心思来理会咱们的动作。”  “哦,对了。北边的大金那边也得送点礼,什么完颜宗翰、完颜宗辅之类的,每人各送个五十万两吧。”  “嗯,再给大金朝廷送个一百五十万两的岁币,这样他们应该在短时间内不会南下来骚扰我们了。”  汪伯彦点了点头,道:  “那山东怎么办?花了这么多钱,山东那边的军事咱们应该是没办法出手了。”  黄潜善满不在乎地开口。  “金国人都吃掉了整个河北,再送给他们一个山东又怎么样,大宋不是依旧还有大半江山嘛。”  “反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