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岳飞无奈离开汴京,李世民的脑洞让李渊惊呆了(2 / 6)

架。  这点帝王权术水平,赵构还是有的。  吕颐浩显然已经憋得很久了,也不管赵构的脸色怎么样,自顾自地往下说道:  “为今之计,可以让汴京方面发动反攻,吸引金国的注意力。”  “两淮这边,韩世忠和刘光世等人手中兵马也算精锐,可以在正面阻击金军主力。”  “如此双管齐下,加上夏天将至,金人必然退兵。”  “接着咱们再北上收复山东,将金人的势力驱逐出黄河以南,就可以谋划北伐……”  “停停停!”赵构越听越是心惊肉跳,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吕颐浩的话。  “吕卿家,你别想得这么远,先解决掉眼前的事情,让金军撤退再说吧。”  此时金军的主力还在扬州一线,于淮河南部、长江北部一带和宋军韩世忠、刘光世部进行交战。  赵构只想着赶紧把就在自己面前的这些金军主力送走,其他什么北伐、收复失地、恭迎二圣这种话,他是一个字都不想听!  一旁的张浚察言观色,忙道:  “陛下所言极是,苗刘兵变让朝政飞驰,咱们应该重建朝廷,击退金军,再说其他。”  在张浚的打圆场下,吕颐浩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进谏,这一场小朝会也就不欢而散。  赵构目送吕颐浩和张浚的背影离开,不由呼出一口气,恨恨地开口:  “朱胜非这条老狗,肯定是在陷害朕!”  “哼,吕颐浩这个蠢材,也只能胡乱用一用,终究指望不上他。”  赵构既然对吕颐浩产生了怀疑,心中立刻就想着要怎么样去找人来钳制吕颐浩。  想来想去,赵构想出了两个办法。  第一,将蓝珪等被流放边疆的宦官全部召回身边。  蓝珪这些宦官干啥啥不行,搞内斗绝对是第一名。  有了蓝珪等人在身边,朝堂之中就拥有了能钳制吕颐浩的力量。  但这样依然还不够。  除了政坛之外,军队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像现在拱卫赵构的大将,什么韩世忠、刘光世这些,要么就是坚决的主战派,要么就是倾向于主战派的中立派。  换言之,就算赵构在朝堂上压制了主战派的声音,这些主战派的大将也随时可能效仿苗傅刘正彦,再发动一次兵变!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办法。  那就是将如今主和派大臣之中握有最多兵马的一名大臣,召回身边。  谁?  汴京留守,杜充!  很快的,两封旨意同时离开了临时行宫,在八百里加急的运输下朝着远方而去。  镜头一转,岳飞带着八千骑兵,进入了汴京所在的京西北路。  此刻已经进入初夏,道路两旁的农田上却是杂草丛生,村庄之中更是一片萧瑟破败,根本看不到什么人烟。  岳飞见状心中也是极为痛惜,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愤恨地开口道:  “这些金贼,实在是欺人太甚!”  第三次汴京保卫战,宋军虽然在宗泽的指挥下挫败了金人攻克汴京的企图,但金军也借机肆虐了整个京西北路,让这片原本人烟密集的大平原,变成了如今这般情形。  岳飞想了想,对着左右叮嘱道:  “据说这一带也有金军出没的迹象,尔等务必要多派斥候侦查,只要找到金军的踪迹,我们立刻就过去灭了他们!”  和前往杭州平叛时的风驰电掣不同,岳飞回归汴京的速度其实很慢。  之所以这么慢,就是因为他在北返的路上得知汴京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所以将重心放在了剿灭路上四处劫掠的金军小部队上。  这一路过来,岳飞陆续击溃了七八股金军小股部队,斩首三百多颗,也算是小有所获。  夜色已深,岳飞领兵找了一处已经无人居住的村庄暂时宿营。  就在他刚刚睡去没有多久,急促的马蹄声传入耳中,随后是王贵的声音。  “岳将军何在,快,带我去找他!”  岳飞猛然起身,走出房屋之外,看到了行色匆匆的王贵。  “你怎么来了?难道汴京出事了?”  在离开前,岳飞特地将王贵留在汴京,一是为了留个耳目,二则是万一汴京出了什么事,王贵也能保护自家老小撤离。  王贵表情难看地开口道:  “飞哥儿,你恐怕还不知道吧?”  “就在两天前,杜充大人已经召集众人开会,他准备带着汴京之中的主力南下,去守卫陛下了!”  “什么?”岳飞脑子轰一下,整个人一下子都懵了。  带着汴京主力南下?  主力都没了,汴京还怎么守?岳飞深吸一口气,看向一旁的亲兵。  “快,牵我马来,我要立刻赶回汴京!”  第二天傍晚,岳飞快马驰到留守府中,求见杜充。  杜充看到岳飞先是有些意外,随后露出笑容。  “鹏举啊,你回来得正好。”  “本官南下,若是少了你这个悍将,还真不好办呢。”  杜充是真的很需要岳飞。  原因当然不是杜充支持岳飞的北伐、抗金策略,而是在于岳飞很能打!  主和派现在形势很不妙,正好需要岳飞这么一个能打的将军去应对主战派那边的韩世忠、刘光世。  而且在经历过之前张用、王善的事情之后,杜充自认为岳飞已经属于自己掌控,将岳飞看做是心腹,准备当成主和派将来的一面新兴将星来进行培养。  经历过这么多次战争,主和派的想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点变化。  求和,交岁币什么的,肯定都没问题。  但金军如果实在是要灭掉宋国,主和派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  毕竟主和派本身在大宋就能当高官,得厚禄,又何必成为金国臣子,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