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岳飞无奈离开汴京,李世民的脑洞让李渊惊呆了(3 / 6)

那不确定的未来呢?  向金国投降也不是不行,但那是最后时刻才会考虑的选择。  就算要投降,有岳飞这种能打的,起码也能在投降的时候多讨价还价一点嘛。  杜充有这种想法,对岳飞的态度自然非常亲热,拉着岳飞的手坐下,嘘寒问暖了一番,还让人赶紧弄上一桌丰盛的菜肴。  岳飞此刻哪里有心情吃这些东西?  他迟疑片刻,就开口道:  “末将听说,留守大人准备领兵南下了?”  杜充有些意外,随后笑道:  “是王贵告诉你的?”  “没错,本官确实是准备领兵南下了,陛下需要我们。”  作为上司,杜充当然不会将自己的心思向岳飞全盘托出,只是隐约地点了一句。  可惜岳飞听不懂。  或者说,岳飞压根就没和杜充的想法是一样的。  岳飞急切地开口:  “大人,汴京可是大宋的京城啊,咱们可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今日放弃汴京确实容易,可他日若是想要收回此地,恐怕付出几十万的死亡都未必能做到了。”  “还请大人三思!”  岳飞说话时,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杜充闻言,脸色顿时一沉。  “鹏举啊,你这是什么话!”  “区区一座城池,难道还有陛下的安危重要吗?”  “我再和你说一次,陛下需要我们!”  顿了顿,杜充又缓和了表情,对岳飞道:  “鹏举啊,你这一次虽然并没有真正救驾,但你的忠心老夫是看在眼里的。”  “等领兵南下之后,老夫自然会向陛下上奏章保举你继续升官,争取让你早日独当一面,给大宋镇守一方!”  杜充心里都想好了。  只要将来杜充当上了大宋宰相,就让岳飞取代韩世忠和刘光世,负责两淮一带的防线。  如此,杜充在朝中掌控朝局,岳飞在外面领大军听令而动。  主和派的大局,这不就稳如泰山了吗?  岳飞依旧不为所动,情真意切地开口道:  “大人,陛下现在不是有韩世忠刘光世等大将保护吗?”  “您可是汴京留守啊,陛下给您这样的重任,您怎么能放弃汴京南下呢?”  “咱们应该守住汴京,等待时机北伐,收复河北失地,奉迎二圣才是。”  杜充闻言,顿时恼了,脸色直接一变,斥责道:  “岳飞,你怎么如此不知好歹!”  “陛下的旨意就摆在这里,你是想要让本官背上一个抗旨不遵、砍头抄家的罪名吗?”  “本官意下已决,你不必多言,退下吧!”  岳飞再三苦劝,但杜充只是冷脸斥责。  无奈之下,岳飞只能失望地离开。  看着岳飞离开的背影,杜充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哼,真是一个不识抬举的蠢材!”  “天天就想着什么开战北伐,还想要奉迎二圣?”  “娘的,若是二圣当真归来,这天下大事还轮得到我杜充开口?这朝堂上还有我杜充的一席之地?”  咒骂了一通之后,杜充又自言自语道:  “罢了罢了,眼下还有用得到这岳飞的地方。”  “脑子冥顽不灵也是年轻人的通病,等找机会好好调教一番也就是了。”  “嗯,之前这岳飞也是口口声声说什么不能内讧不打友军,不也被本官调教过来了嘛。”  杜充想到这里,心情又变得轻松起来,露出笑容。  “呵呵,如今朝中可是已经没有像样的主和派大臣了,这一次南下,陛下怎么也该封我当一个左相或者右相了吧?”  杜充双腿翘在了桌子上,自得地哼起了小曲儿。  【就在赵构惶惶不安,召集各路主和派力量重归朝堂,准备再度打压主战派大臣的时候,又有一件坏事发生了。】  画面中,赵构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唯一儿子赵旉,表情很是难看。  “怎么又生病了?”  赵旉的生母贤妃潘氏就在一旁,一脸忧心忡忡,闻言赶忙请罪。  “是臣妾照顾太子不周,还请陛下治罪!”  赵构瞪了潘氏一会,但最终表情还是缓和了下来,叹了一口气。  “此事非你之罪,你不必自责。”  当年靖康之变,金军围城,汴京之中军民大量饿死的时候,正好就是潘氏怀孕的时候。  在那样极其惨烈,朝不保夕又食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当时只不过是康王府一名婢女的潘氏自然也是害怕不已,营养什么更是无从谈起。  好也就好在潘氏当时只是一名婢女,并不是赵构有名分的妾室,所以金人北上的时候并没有将她带走。  要不然,赵构这唯一一个儿子如今也要在北边和宋徽宗、宋钦宗作伴了。  但不管怎么样,倒霉的小赵旉因为这场变乱的缘故,在娘胎里就是先天不足,出生之后又跟随赵构颠沛流离,体弱多病也是理所当然的。  按说这个时代幼年夭折的事情在皇家也很多见,赵构又才二十三岁,本不必太过着急。  偏偏经过扬州那一场动乱之后,赵构男人的功能基本丧失,继续生育的希望近乎渺茫。  这就由不得赵构不把赵旉这唯一的儿子当成心肝宝贝了。  赵构想了想,对着周围吩咐道:  “旉儿可不喜欢听到动静,你们做事轻手轻脚一些,别惊动了他。”  一旁的宫人太监闻言自然是恭敬领命,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可偏偏就在此刻,一名宫女因为过度紧张,在走路的时候不慎碰到了地上燃烧的香炉小鼎。  这鼎立刻翻倒在地,发出了一声极为清脆的响声。  在此刻人人屏气凝神的大殿中,这响声简直如同一道惊雷!  病床上的小赵旉听到这一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