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赵构求和,魏吴东关之战,秦桧劝降大宋楚州(3 / 6)

后悔跟了杜大人了。”  岳飞原本听从杜充的号令,一方面因为杜充是朝廷任命的宗泽继任者,名正言顺。  另外一方面,岳飞也不想重现第二次不遵号令,导致出现友军死亡的后悔之事。  但让岳飞没想到的是,即便自己听从了杜充,击败了张用王善那些友军,但最终的结果依旧还是主动撤离汴京,把大宋的京师拱手让给了金人。  这让岳飞时不时产生自我怀疑。  如果听从命令拼命奋战的结果依旧还是这样,那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杨再兴愤怒地开口:  “汴京太靠近河北,杜充逃了还算情有可原。”  “都已经到了淮河这里了,他怎么连和金军交战的勇气都没有?”  “他还是个大宋的热血男儿吗?”  众人都很气愤,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官大一级压死人,杜充比在场的所有人又高了何止一级?  他们就算再愤怒,也拿杜充一点办法都没有。  徐庆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道:  “除了李纲和宗泽大人之外,大宋的其他高官们,真的都很让人失望啊。”  便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了马蹄声,随后有人在外面大喊。  “岳飞统制何在?杜充大人召你去帅帐之中开会!”  岳飞惊讶地站了起来。  “开会?”  自己刚刚去见杜充的时候,杜充可是一脸病容,看起来好像随时都会死掉。  现在又开什么会?  带着满腹的疑惑,岳飞很快来到帅帐之中,见到了其他统制以上的将军,当然还有坐在最上首的杜充。  此时的杜充神采飞扬,满面红光,哪里还有半点生病的样子?  ……这到底怎么回事?  岳飞更加的疑惑了。  杜充呵呵一笑,对着面前的诸多下属们举起了手中的一份旨意。  “诸位,这是陛下刚刚派人送来的旨意。”  “本官已经决定了,马上就领兵前往建康府!”  顿了顿,杜充难掩心中得意,笑着对众人道:  “还有,各位以后不要叫本官杜大人了,记得叫杜相公!”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杜相公?  这岂不是意味着,杜充已经成为了宰相的一员?  【原本赵构封给杜充的同知枢密院事,就已经是副宰相的一员了。】  【但杜充依旧不满,称病推辞。于是赵构不得已之下,将吕颐浩升为左相,同时把杜充越级提拔为右相。】  【随后赵构又命杜充以右相身份兼任江、淮宣抚使,统领江淮一带十余万兵马负责镇守建康。】  【这下杜充终于满意了,他也不去两淮,而是直奔长江南岸的建康。】  三国世界。  魏国皇宫之中,曹操一声冷笑:  “这个杜充是真能跑啊,居然从黄河南岸的汴京,直接跑到了长江南岸的建康。”  曹丕摸了摸鼻子,颇为无语地说道:  “南下千里,竟然和金军一次战斗都没有,竟然还能加官进爵?”  大宋可是在金国的南边,杜充南下千里的行为就是放弃了这一千里直线上的所有土地。  这样的行为不但没有被骂,还能越级提拔升官。  曹丕觉得,赵构这个皇帝应该是真的有点失心疯了。  曹植看了一眼曹丕,不动声色地开口道:  “有些人的心里就只会想着自己的皇位,为了保住皇位,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曹丕顿时皱眉,很不满地对着曹植开口:  “你说话就说话,看着我什么意思?”  曹植微微一笑,道:  “兄长误会了,臣弟总不可能在父皇和兄长面前闭着眼睛说话吧?”  曹丕哼了一声,颇为不高兴地盯着曹植。  这个曹植,最近是真的有点活跃!  自从魏军在倭地那边陷入劣势之后,朝堂中就隐隐约约有一种言论。  魏军之所以劣势,是因为战船数量不够。  战船数量不够,则是因为曹丕这个之前负责建造战船,还曾经去琅琊造船厂监督过的太子,能力不行!  还有上一次评分,魏国的评分被蜀国反超,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曹丕这个太子辅政不力。  此消彼长,曹植这段时间在许多人心里又成为了一个可以投资的对象。  这让曹丕非常不安。  曹操看到了两兄弟之间的这种气氛,但并不打算调解。  对这两个儿子,曹操其实都不太满意。  若不是大儿子曹昂战死在了宛城,无论曹丕还是曹植都一点机会没有。  都看了这么多部金幕视频,怎么就没有一点进步呢?  曹操心情烦躁,干脆将曹丕和曹植两个儿子赶走,只留下贾诩一个。  “文和啊,之前让你在吴国准备的那件事情,现在如何了?”  贾诩抚须一笑,显得胸有成竹:  “陛下是打算现在就发动吗?”  曹操嗯了一声,双目中闪过一丝精芒:  “就现在,不然朕的倭地据点保不住了。”  贾诩点头道:  “那就请陛下传旨吧。”  东吴都城,建康。  陆逊又一次来到了吕蒙府。  这段时间陆逊经常来吕蒙府拜访,就连吕蒙府的下人们都习以为常了。  两人依旧还是坐在吕蒙府后花园的凉亭中。  看似无所遁形,实则能将周围一百步内的所有景象尽收眼底,无需像在房间中那样担心有隔墙之耳。  陆逊表情淡然,对着吕蒙开口道:  “是时候下定决心了。”  吕蒙还是有些迟疑,过了好一会才道:  “这一次若是迈出去了,那咱们就没有退路了。”  陆逊哈哈一笑,道:  “退路?我们早就已经没有退路了。”